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理財加大産品結構轉型

  • 發佈時間:2015-01-19 06:45:4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2004年到2014年,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産品已運作滿10年。這10年,銀行理財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1月17日,中國銀監會創新監管部主任王岩岫在和訊主辦的“銀行理財下一個十年”論壇上表示。

  但隨著利率匯率市場化以及來自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競爭日益加劇等因素影響下,銀行理財的下一步究竟該如何走?業內人士表示,未來的市場趨向供需兩旺,在這樣的環境下,銀行業和非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在資管方面發揮各自優勢的同時,加強自主管理、合作管理和委託管理,實現合作共贏。

  相比而言,銀行的資産管理的優勢比較突出,有良好的信用風險管理能力。但是,銀行理財産品要想謀求進一步發展,還需加大在産品結構方面的轉型力度。從目前發展上看,一些國有大行的銀行理財産品的投資範圍已涉及多種資産,從貨幣市場、債券市場、資本市場到非標準化債券市場。同時,在産品類型上,也從過去的預期收益型,開始向凈值型轉變。“未來的銀行理財産品結構的變化更為重要。”中行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部總經理趙春堂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産品向凈值型轉化,將對銀行形成新的挑戰。“轉化之後,考驗的是銀行的流動性管理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中國工商銀行資産管理部總經理韓松表示,現在理財業務的重心已經從誰在賣,轉移到誰在管。所以,未來對風控的要求將更高。

  值得關注的是,2014年銀監會加大了對銀行理財産品的監管力度。對此,王岩岫表示,監管的加強,主要為了保證客戶資産的安全。銀監會作為監管機構,將督促銀行持續創新,用好增量,盤活存量。

  平安銀行副行長蔡麗鳳認為,推動銀行理財未來的發展,一系列的監管是必要的,這有助於銀行理財業務回歸資産管理的本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