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黎瑞剛:遊走在體制內外的傳媒操盤手

  • 發佈時間:2015-01-19 02:31:17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歲末年初,黎瑞剛的職務變動成為一條搶眼的新聞。

  他是中國第二大傳媒集團上海文廣的“一把手”,曾身兼四職——上海文廣的黨委書記、臺長、董事長、總裁。今年1月初,他卸任臺長、總裁,依然擔任黨委書記、董事長。

  這次職務調整引發廣泛關注是因為,一方面文廣旗下的兩家上市公司——百視通、東方明珠正在進行合併,這一資本運作正是由黎瑞剛主導;另一方面,“大小文廣”的整合亦是由黎瑞剛操刀。

  在中國傳媒界,黎瑞剛是“獨一無二”的存在。33歲就曾擔任“小文廣”總裁,9年後調任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委辦公廳主任,2014年初又在上海市領導的期望下統領上海文廣的改革。

  在擔任公職的同時,黎瑞剛還是一傢俬募基金的董事長,這家基金曾與默多克合作投資星空傳媒,與美國夢工廠合資設立東方夢工廠,並成為香港TVB進軍內地的合作夥伴,近年來還快速出擊,投資了IMAX中國、財新傳媒等一大批明星項目,黎瑞剛是這一切的總指揮。

  黎瑞剛卸任“名至實歸”

  上海文廣內部人士表示,近一年以來,黎瑞剛和此次接替黎瑞剛職務的王建軍事實上就是這樣的分工。

  與不少重要人物一樣,黎瑞剛從去年到今年已“被辭職”多次。

  2014年12月26日,有報道稱,黎瑞剛將離任總裁一職,隨後上海文廣進行了辟謠。

  然而,2015年1月5日,一份流傳出的政府文件,坐實了黎瑞剛離職的傳聞。上海文廣曾在第一時間對新京報記者回應,稱黎瑞剛只是卸任了總裁、臺長一職,依舊擔任上海文廣的黨委書記和董事長。上海文廣解釋説,市政府的決定是2014年底做出的,但上海文廣收到文件是在1月初,根據以往的流程,這樣的人事調整都會由上海市委組織部前來正式宣佈,因此在上級正式宣佈之前,上海文廣未主動發佈這一消息。

  關於此次黎瑞剛卸任總裁,有消息稱,黎瑞剛的離任是其主動向組織提出的申請。

  新京報記者從上海文廣內部人士處獲悉,黎瑞剛的確多次向上海市委市政府主動表示,希望退出負責日常運營的臺長和總裁職務。該人士還透露,近一年以來,黎瑞剛和此次接替黎瑞剛職務的王建軍事實上就是這樣的分工。

  據了解,儘管黎瑞剛“身兼四職”,但在實際工作中,他主要負責宏觀戰略佈局,以及包括資本運作在內的重大改革與發展事項,而王建軍則負責落實執行,以及日常媒體內容管理和經營運作。

  “目前黎總儘管卸任了總裁、臺長,但他的工作內容其實沒有任何變化。”1月15日,上海文廣一位高層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在此前關於人事調整的會議上,黎瑞剛發言表示,這樣的職務變動是“名至實歸”。

  黎瑞剛卸任總裁、臺長一事,曾引發業內關於中央巡視組調查的猜想。

  去年下半年,中央巡視組曾進駐上海文廣,在隨後向上海市反饋巡視情況時,提及“上海文廣系統有的單位存在利益輸送問題”,這樣的表述曾引發諸多猜測。

  有上海文廣內部人士透露,巡視組提出的問題,主要牽涉到原來的“大文廣”,而此前黎瑞剛長期擔任的是“小文廣”總裁,僅僅在2012年回歸時,短期負責過一段時間“大文廣”。

  據業內人士透露,黎瑞剛在負責“大文廣”時,曾多次清理歷史疑難舊賬和涉嫌違規事件,在處理“大文廣”一家下屬公司的相關問題時,黎瑞剛還曾當場宣佈對該公司總經理就地免職。

  此前在與多位投行人士的交流中,新京報記者獲悉,資本圈對於巡視組的調查進展尤為關注。最終,巡視組撤離上海文廣,百視通和東方明珠的吸收合併正常推進,新上市公司百億量級的增發獲得了多家國有大型基金的參與。上海一家券商研究人士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黎瑞剛依舊擔任黨委書記、董事長,對兩家上市公司的合併,以及後續的增發,應該不會有什麼影響。”

  “兩齣三進”上海文廣

  2014年初,黎瑞剛被上海市委以重任,一人身兼四職,全力推動“大小文廣”的整合,以及旗下兩家上市公司的吸收合併。

  黎瑞剛1969年出生,1994年從復旦大學研究生畢業,進入上海文廣。最初,黎瑞剛是一名新聞記者。1997年,他作為製片人創立了新聞調查節目《新聞觀察》,在當時反響強烈,獲獎眾多。幾年後,黎瑞剛進入政府部門,曾任上海市廣電局總編室副主任。

  2001年夏天,黎瑞剛被中組部選派,以訪問學者身份前往美國考察,研究傳媒運營管理。

  2002年,33歲的他回到上海文廣,並被任命為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小文廣”)總裁。一次接受採訪時,黎瑞剛曾表示,組織上之所以把他放在這個位置,也是不怕他犯錯,希望他開展試驗。

  當時,上海文廣已是國內第二大電視傳媒機構,旗下擁有11套電視頻道、10套廣播頻率,以及幾家報紙和雜誌。

  在黎瑞剛任上,上海文廣的改革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上海文廣先是實現了旗下的第一財經和生活時尚頻道的公司制改革。2009年,上海文廣又在全國率先實施了企業化改制,將上海文廣“一分為二”:上海廣播電視臺、東方傳媒集團分別掛牌,前者保留事業單位體制,後者作為上海廣播電視臺出資成立的公司,將政策允許制播分離的節目製作和廣告經營業務從事業體制中剝離。

  這樣的改革模式,成為當時“制播分離”的一個標本,後被國內多地廣電系統效倣。

  此外,黎瑞剛“走出廣電”,與中國電信聯手探索出了IPTV,這也讓一些“廣電老人”將他稱為是“歷史的罪人”。這項IPTV業務最終實現了借殼上市,這正是百視通這家上市公司的由來。

  黎瑞剛還為上海文廣佈局了手機電視、高清電視、寬頻電視、地面無線電視等多塊業務,為上海文廣拿下了多塊新媒體牌照。

  2009年,在上海文廣總裁任上,黎瑞剛創立了國內首個面向文化産業的私募投資基金——華人文化産業基金。基金的主要出資人包括上海文廣旗下的東方惠金創投公司以及國開金融等。

  2010年,基金正式成立後的第一個項目,就是從默多克手中買下了星空傳媒53%的股權。

  2011年,黎瑞剛調任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委辦公廳主任。這是他第二次離開上海文廣。

  2012年7月,黎瑞剛從政府部門離職,第三次回到上海文廣,擔任上海文廣母公司“大文廣”的黨委副書記、總裁。

  他曾表示,在這一次回歸後,他自己的主要精力其實是放在華人文化産業基金,對上海文廣的工作參與不多,也正是這一段時間,華人文化産業基金快速佈局了多個項目。

  直到2014年初,黎瑞剛被上海市委以重任,一人身兼四職,全力推動“大小文廣”的整合,以及旗下兩家上市公司的吸收合併。2014年春節後上班第一天,黎瑞剛在上海文廣改革動員大會上發表了長篇講話,表示此次回歸,是領導希望他能運用市場的經驗來幫助上海文廣發展。

  在當時的講話中,黎瑞剛表示:“我希望能夠定在一個抓戰略、抓大局的角色上,然後能夠有一支強有力的執行團隊跟我一起合作。”這次發表于2014年初的講話,似乎為2015年1月的職務變動埋下了伏筆。

  今年1月,上海文廣方面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此前黎瑞剛“身兼四職”,是為了更好地推動改革,如今上海文廣的改革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職務的變動有利於更加規範的公司治理。

  體制內與體制外的“衝突”

  黎瑞剛表示,“今年同時橫跨在上海文廣和華人文化産業基金上,我就特別小心。”

  在上海文廣擔任黨委書記、董事長的同時,又擔任一傢俬募基金的董事長,這樣的人事安排在國內並不多見。

  一家國有文化産業投資基金的相關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雖然幾個大的出資人都是國有企業,但華人文化産業基金相對更加市場化。

  黎瑞剛也曾強調華人文化産業基金屬於“體制外”。

  在2014年春節後的長篇講話中,他表示:“我這次回來確實跟以前是不太一樣的,因為我畢竟還管著華人文化産業投資基金所有的業務,體制內和體制外兩邊要兼顧,不太可能像原來那樣把全部的時間精力放在這裡。”

  他並不回避兩個職位之間的衝突:“客觀上我有很多矛盾衝突,一是時間精力上不夠,二是角色定位上矛盾,三是利益上有衝突。”

  2014年年底,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黎瑞剛表示:“在華人文化産業基金我受到條條框框的限制比較少。今年同時橫跨在上海文廣和華人文化産業基金上,我就特別小心。如果一起做事情,就要把這個界限、遊戲規則、包括流程分得比較明確,決策機制要特別透明公正。”

  不過,無論是體制內的上海文廣,還是體制外的華人文化産業基金,從公開資料來看,黎瑞剛等管理層都沒有持股

  這一情況未來可能會有所改變。2015年,華人文化産業基金投資的星空傳媒有意赴港上市,在上市前,星空傳媒將聯合管理層團隊收購默多克持有的47%的股份;此外,百視通和東方明珠合併後,也將探索股權激勵機制。

  上海文廣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在2014年12月中旬,有關部門主要領導視察時表示,支援上海文廣在重組後率先啟動股權激勵,為全國國有文化上市公司提供可行範例。

  □新京報記者 鄭道森 北京報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