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信減持是一場精準的行為藝術

  • 發佈時間:2015-01-19 01:29:49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汪世軍

  這個週末,中信證券成為資本市場談論的焦點,只因為其大股東的減持極具“藝術性”。

  中信證券1月16日晚公告稱,第一大股東中國中信1月13日至1月16日通過上交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減持公司股份合計348131745股,佔總股本的3.16%,套現金額超過110億元。此次減持後,中國中信的持股比例由20.30%降至17.14%,仍為第一大股東。巧合的是,中國證監會在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宣佈中信證券涉嫌違規,對其處以“暫停新開兩融賬戶三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

  大股東減持時間與監管發佈時間的拿捏之“精準”讓人驚嘆,難怪許多投資者對此次“行為藝術”給予了瘋狂的驚呼和尖叫。“呵,減持的時機把握得那麼好?難免讓人各種腦補!最可憐的就是我們這些小散了。”山東一位股民感嘆,“又是減持,又是被暫停新開兩融賬戶,果真是禍不單行,這下子又要被套牢了。”不用想,這位投資者被戳中的絕對是“痛點”!

  更讓人浮想聯翩的是其增發的H股。中信證券在2014年12月28日簽發的“新增發行H股公告”稱,擬增發H股不超過15億股,發行價擬不低於定價日前5個交易日H股收市價平均值的80%。有市場人士由此猜想,中國中信減持A股後,可在H股參與中信證券的定增,仍可恢復減持前所持股份數量不變,但這“一減一增”可讓中國中信凈賺人民幣50億元。

  不過,此猜想因為明顯存在硬傷而遭到專業人士的反擊。中信建投(中信證券的子公司)非銀金融分析師劉義、徐飛認為,中信證券及大股東“先減持A股再參與H股增發”的套利一説不可能存在,公司在H股增發公告中明確指出,“本次H股發行對象擬為獨立於本公司、並非本公司的關聯人士的合資格的機構、企業和自然人及其他投資者”。

  中信之所以被各路人馬拍磚,是因為觸動了很多人的“痛點”。應該的,誰讓中信在風口上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