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腳”技術哪家強?深圳前海找微眾
- 發佈時間:2015-01-19 01:29:48 來源:北京晨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昨天,微眾銀行波瀾不驚的試營業,未公開更多資訊。但它招聘的資訊始終挂著,點擊郵箱,你就可以直接發一份求職簡歷過去。
儘管從銀行跳槽到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已經不算是新聞,但微眾銀行的閃亮登場,更是進一步推動了這一趨勢。不少銀行人士惶恐地説,“微眾銀行這是來砸場子的。”
有銀行部門被整體挖走!
“微眾銀行是來砸場子的”?
本月初,微眾銀行的高管團隊曝光,不僅有深受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器重的原平安集團副總經理顧敏,也有擁有20年銀行業從業經驗的原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曹彤。
據了解,已任命為微眾銀行董事長的顧敏,年少成名,且一直被業界認為是馬明哲的接班人,加入剛剛成立的微眾銀行,讓業內人士匪夷所思。其中有評論認為,顧敏應該不會僅僅滿足於做一家註冊資本金僅30億、類似城市商業銀行規格的金融機構的董事長,更有可能是希望打造基於騰訊的大金融集團。
一位平安集團內部員工向北京晨報記者透露,顧敏的能力有目共睹,其雷厲風行的辦事性格是平安員工所見證的。“顧總一直都是十分具有創新精神的人,且幹勁十足。微眾銀行能把他挖過去,的確不可小覷。”
實際上,微眾銀行挖的不僅僅是銀行高管的墻腳,基層員工也有不少被其挖走,股份制銀行工作人員楊超(化名)向北京晨報記者説起最近的人事變動,言語中也難掩些許盪漾,“我感覺他們挺可怕的,不少銀行的部門團隊被整體挖到微眾銀行,最近兩耳充斥的都是跳槽到微眾的消息。”
網際網路金融早開始搶人了
銀行人士相機而動
即使沒有微眾銀行如此大的“搶人”動靜,銀行這幾年的人員流動也比以前快了很多。一家外資行主管領導向北京晨報記者坦言,銀行業面臨著人才稀缺的問題,很大原因來自於網際網路金融的崛起。
實際上,早在阿里巴巴剛剛搭建金融體系之時,就已經有不少銀行人士開始“下海”創業,現在阿里巴巴金融體系中不少核心成員來自銀行。隨後,網際網路金融的興起,吸引了更多的銀行及其他傳統金融人士或跳槽或創業地來到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其中,京東眾籌平臺負責人金麟來自於券商,而多家P2P公司的風控官甚至是CEO多來自於銀行。
“對我來説,在傳統銀行體系沒有太大的發展前途。”徐陽,曾在一家股份制銀行風控體系供職數年,前年辭去了原本穩定的銀行工作,並決定與同伴一同“下海”創業建立P2P公司,“銀行的工作太過枯燥和乏味,而且這種論資排輩的體系,我也不喜歡。”
儘管楊超仍在銀行體系,但他已經開始十分關注網際網路金融的一舉一動,他坦言,如果有合適的機會也會考慮。“這也叫與時俱進。我覺得去網際網路銀行和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人,是有夢想、有激情的人,他們一起打拼,肯定很可怕。”
金融業人才缺口已出現
人才儲備已成話題
面對人才的流失,不少銀行人士表示很無奈,人才儲備已經成了他們格外重視的話題。融360聯合創始人葉大清表示,對於剛剛起步的網際網路金融,用“挖墻腳”的方式來彌補自身風控經驗不足無可厚非,而且也只有這樣,才能快速建立起自身的構架。
實際上,在P2P、股權眾籌等領域,由於監管未完全到位,因此,在核心團隊中具有經驗的銀行或其他金融行業從業人員,被看作風控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去年年底發佈的《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試行)》就在準入門檻中規定,平臺要有與開展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相適應的專業人員,具有3年以上金融或者資訊技術行業從業經歷的高級管理人員不少於2人。
“現在金融行業的確面臨人才缺口。”一家傳統金融機構人事部人士向北京晨報記者坦言,網際網路金融的興起讓傳統金融機構越來越難招到人,“他們很舍得花錢,而且年輕人也更願意去那裏創出一片天地。”
不過,智聯招聘專家認為,人才的競爭無疑是金融企業面對創新和變革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企業端的用人需求逐年增大,而金融行業“錢”景廣闊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才選擇進入金融行業工作。
晨報記者 姜樊
試點進展
2013年7月
國務院發佈《關於金融支援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民營銀行位列其中。
2013年8月
銀監會放行民營銀行,並稱首批可能將3到5家民營銀行獲批。
2013年9月
民營銀行概念股被熱炒,蘇寧雲商等爭奪民營銀行牌照的上市公司股價均大幅上漲。
2014年3月
傳民營銀行首批試點有4家,溫州“華僑銀行”等在熱點名單中。
2014年3月
11日,銀監會批復5家民營銀行試點方案,試點銀行將採用差異化經營模式。
2014年7月
25日,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溫州民商銀行、天津金城銀行獲准籌建。
2014年12月
12日,銀監會批准深圳前海微眾銀行開業。這是首家獲准開業的民營銀行。
2014年12月
28日,微眾銀行官網上線。
2015年1月
5日,微眾銀行首筆貸款發出,一位卡車司機貸款3.5萬元。
2015年1月
18日,微眾銀行試運作。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