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內貿流通已成北京經濟增長支柱

  • 發佈時間:2015-01-18 19:30:54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北京消費市場呈現逐月回暖態勢,1~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現8207億元,同比增長8.6%,其中網上零售額1267億元,佔社零額比重15.4%,拉動消費增長超過5個百分點。最終消費率自2006年超過投資率以來,呈穩步上升趨勢,2013年達61.3%,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的驅動力不斷增強。

  內貿流通已成為拉動北京市經濟增長的支柱産業,轉變發展方式的先導産業,保障城市安全運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産業,以及提升城市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戰略産業。

  提質增效提升城市影響力

  支援“公益”性

  支援大型農副産品批發市場建設,在成功嘗試政府股權投資方式注資北京新發地農副産品批發市場後,對在建的北京鮮活農産品流通中心採取貼息等方式支援。建設直營直供、車載車售等6類蔬菜零售新模式網點超過300個,通過減環節、降費用、優渠道,起到了穩定零售終端價格的作用。

  注重“惠民”性

  服務居民的基礎性消費,建成“一刻鐘社區服務圈”示範點208個,超市(便利店)、早餐、便民菜店、洗染、美容美發、再生資源回收、代收代繳等七項商業便民服務功能社區覆蓋率超過90%。鞏固郊區市場供應鏈運營機制,聯合採購平臺採購商品達到1.6萬種,規模近8億元。

  強化“保底”

  完善保障調控體系,連續兩年擴大蔬菜政府儲備規模,應急商品監測擴大至4類31種商品,建成12個應急投放集散地和236個應急投放網點,確保應急狀態下“調得出,用得上”。

  推動“創新”

  服務電子商務發展,在首創內地電子發票的基礎上,推動服務平臺面向所有電商企業開放,5家企業試點一年節約成本1000余萬元,成功實現電子發票全流程管理,解決了電子發票入賬問題。

  培育“增長點”

  實施鼓勵網路零售健康發展政策,開展北京國際美食匯、北京購物季、“點擊消費”等系列促消費活動。

  與文化部門聯合開展惠民文化消費季,為期2個月的活動實現文化消費金額突破百億元。開展家政業“星級門店”評定,動員近百家企業參與春節市場保供。

  加強“聯動”

  與13個省區供京蔬菜主産地政府持續開展冬季蔬菜聯合保供行動,服務産區菜農,服務首都市民。開展“農餐對接”、“農超對接”,搭建直採直銷平臺,豐富市場供應。

  聚焦“效率”

  打造“兩個體系,一個平臺”,即共同配送體系、專業物流服務體系、物流資訊平臺,構建城市物流網路,降低物流成本。建成共同配送體系終端站點218個,服務社區居民超過500萬人;完善冷鏈物流等專業體系,果蔬、肉類、水産品冷鏈流通率分別達到10%、30%、50%;“物流中國”資訊平臺在北京及周邊地區幹線散貨物流市場佔有率達95%以上。

  目前,北京市場消費呈現新特點,網上零售引領消費增長,服務消費佔比日益增加,民生消費穩步擴大,體驗式、定制化消費漸成增長新動力。2015年,北京市商務委將主動適應內貿流通新趨勢和市場消費新特點,注重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著力提質增效。

  注重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

  鞏固基礎消費

  繼續建設“一刻鐘社區服務圈”示範點,實現七項商業便民基本服務功能在全市2700個社區全覆蓋,推廣社區電子商務、物流最後一公里配送、社區商業便民服務綜合體等新型服務模式,優化社區商業環境,擴大社區基礎性消費規模。

  擴大服務性消費

  引導企業對接市場需求,拓展資訊、文化、健康、教育、家庭服務等服務性消費,豐富服務供給內容。鼓勵企業創新服務方式,增加體驗式消費、定制式服務,為消費者提供“商品零售”和“服務零售”組合服務,實現精準促消費。

  發展特色商業

  鼓勵“老字號”企業傳承創新發展,弘揚“原汁原味”的京韻特色,以文興商。引導南鑼鼓巷、前門大街等知名商業街區業態提升,改造升級頂秀美泉、燕城商街等新商業街區,突出北京文化特色和國際化特色,打造體現古都風貌、現代時尚的“北京商業名片”,推動商旅結合。

  加快商業連鎖化、品牌化發展

  著力培育一批網路覆蓋廣、品牌知名度高、競爭力強的骨幹連鎖企業,逐步在零售、餐飲、居民服務等領域形成以重點企業為支撐、中小企業共同發展的産業集群。

  促進電子商務健康發展

  完善電子商務促進機制,加強行業規制建設,優化電子商務發展環境。支援龍頭電商企業拓展移動購物、建設資訊化物流配送體系,擴大銷售規模。繼續開展電子發票和電子會計檔案綜合試點,推動電子發票在大型零售、電信、金融保險等領域推廣應用。

  鼓勵傳統業態創新轉型

  鼓勵傳統産業以網際網路思維轉型升級,形成線上線下全渠道運營網路,支援企業打造微網志、微信、微店“三微”行銷平臺,促進流通模式創新。完善郊區聯合採購平臺,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由傳統“批發—零售”銷售模式,向現代流通配送轉型。

  推動建設統一開放的商貿流通市場

  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部署,實施京津冀三地商務部門行動方案,加快市場一體化進程,增強區域協同支撐能力。鼓勵零售業相互延伸、拓展市場空間,推動物流標準化區域合作試點,探索建立三地重要商品應急協調機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