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房産 > 正文

字號:  

北京樓市步入5萬元時代 未來供應格局或改變

  • 發佈時間:2015-01-18 19:5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于立霄  責任編輯:張少雷

  新年伊始,北京土地市場迎來開門紅,截至18日,北京市成交各類土地9宗,土地出讓金達284.3億元人民幣。在競拍這些土地中,有些地塊的樓面價已突破3萬元,商品房將步入5萬元時代。

  最引人關注的是,在1月出讓的9宗土地中,有4宗住宅用地的平均樓面價高達每平米22348元,比去年同期成交的10宗宅地平均每平米13154元的價格上漲69.9%。種種跡象表明,經過2014年樓市深度調整之後,北京宅地市場平均成交價格依然顯示出強勁的上漲勢頭。

  近日,位於北京東五環外的東壩一塊住宅用地經過17輪競價,被首開龍湖聯合體以11.25億元競得,溢價率42.2%。據業內人士測算,該地塊的樓面單價已達每平米3.2萬元,預計該區域商品房售價將達每平米5萬元至6萬元。

  業內分析認為,北京土地市場成交不斷走高的特徵表現明顯,並會依然持續。在地價的推動下,房價的上漲是無可避免的。

  曾任華遠地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任志強指出,北京多個地塊的樓面價目前已達到每平米5.8萬元,接近6萬元。當前土地收益越來越高,一些地價已佔到了房價的五、六成,甚至七成,現在北京很多項目都達到了70%。

  一線城市的土地市場被萬科、保利等知名房企看好。中原地産市場研究部統計顯示,1月上旬,一線城市成交土地合計14宗,這14宗土地的樓面價及溢價率均創2014年來的新高,其中平均樓面價達到了每平米11743元,溢價率為30.46%。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認為,未來北京住宅市場項目供應在結構上會産生分化,均價、總價偏高的豪宅類産品供應將進一步增加,而中小戶型的民宅類供應則相對低位,甚至主要依賴自住房、保障房等政策性住房為主。

  胡景暉認為,從今年年初宅地市場的成交情況表明,在市場調整、企業競爭、價格不斷上漲等因素推動下,開發商在北京未來一年內的拿地策略或將更趨謹慎,現有的成交也將影響未來樓市的供應和存量格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