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自貿區的金融雄心和未來使命

  • 發佈時間:2015-01-16 15:33:45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擴區後,自貿區進入2.0時代。路在何方?“上海自貿區建立後,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講,自然會問做什麼可以掙錢,我認為,未來資管、個人理財絕對是大方向。”花旗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在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為自貿區發展建言。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也説,陸家嘴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很多資産管理公司都在上海,可以把新興的資産管理,包括私人銀行的新興業務作為突破。

  上週六舉行的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來自各個金融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齊聚一堂,有看好自貿區發展的,也有給自貿區發展建言獻策的,現場氣氛十分熱鬧。

  當金融排頭兵

  全球的金融雄心和使命,這是一個大命題。

  全球化2.0時代的過程當中,英鎊和英國是核心;在全球化3.0時代,美國和紐約是金融中心。上海要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人民幣國際化則是重要一步。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表示:“上海的使命非常清楚。包括自貿區2.0後會形成一個離岸在岸一體化的、有足夠深度的市場。上海有中國最大的要素市場。這樣的條件,可以經得起來回的資本沖刷。人民幣國際化成功,上海自然而然就是全球金融中心。”

  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中國現在的對外開放,貿易是世界第一,接下來的關鍵是怎麼讓人民幣變成一個國際儲備貨幣。那麼,上海自貿區先行先試,重要的改革,最後的一環就是如何適應資本管制和開放。”

  負面清單入手

  瑞穗證劵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心裏最看重的是負面清單,“自貿區會不會把負面清單做得激進一點?”

  沈建光説,“我們現在要搞投資協定,自貿區是最好的試驗田。擴區後,主要是針對負面清單做的。把投資方面的東西進一步放開,這是第一步。”沈明高提出:“建上海自貿區時,我期待三個方面的改革。一個是貿易自由化,一個是金融自由化,一個是政府管制就是負面清單。現在看,最難的還是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能不能突破,主要取決於全國自由化的步伐。如果説,三年內可以開放的話,那麼上海是可以進行先行先試的。”

  沈明高説,香港的交易所以前有幾十家,誰都可以做,但關鍵是誰可以做起來。“我們總是很重視數量。你可以想想,誰都可以做,為什麼只能上海做?最後如果説哪一個地方能做起來的話,恐怕就是上海。”

  提供政策支援

  上海自貿區建立,中國金融市場的國際化和中國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進入議事日程。數據顯示,2013年9月份自貿區掛牌到現在,有2300多家金融機構掛牌落地,數量可謂不小,但是從2013年的9月到2014年9月,信貸規模只有830億元。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採宜分析,上海自貿區業務量不足。

  林採宜比喻,上海自貿區作中國金融市場和國際金融市場的橋梁。兩端要無縫銜接,哪怕缺一米,橋也無法發揮作用。區內的資金和區外的資金要形成有效的互動機制,這是核心。

  林採宜認為,到目前為止,全球有60多個離岸金融中心,沒有一個離岸金融中心不是靠某一方面的政策洼地建立起來。制度競爭是離岸金融中心最核心的競爭。“如果不能像當初新加坡和東京那樣吸引大量的全球金融機構,把機構搬過來,把業務搬過來,就沒有經營優勢。沒有政策,無法吸引大量的總部進入這個地區,也無法吸引更多的業務進入這個地區。”

  如何讓上海自貿區更上一層樓?林採宜認為,第一,在監管模式上,上海和中央要統籌所有自貿區歸屬管理,所有的問題一個機構協調。第二,區內和區外要建立起非常有效的可以實施的管理規則。第三,要改革不等於不要政策。60多個離岸金融中心,它的競爭是制度性的競爭,更是政策的競爭。

  本報記者 鐘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