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自貿區金改助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實現關鍵一躍

  • 發佈時間:2014-11-06 17:47:0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2014新華·道瓊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6日上午公佈。作為國家戰略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與香港並列第五,較去年提升了一個名次。

  專家分析,從市場成長、經濟成長、創新成長三個子要素來衡量,上海依舊是亞太地區最具成長性的金融中心。尤其是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以來,其在金融改革等方面的突破,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關鍵一躍提供了“起跳”力量。

  改革引領 “國家環境”評價上海首進前十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是一項國家戰略,這在指數報告中有著非常明顯的體現。

  根據指數報告,“國家環境”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評價的五大指標之一,主要是對國際金融中心外部發展環境的測度。報告指出,傳統發達國家金融中心優秀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環境,是其金融市場發展的重要支撐。2014年,受政策紅利影響,上海在“國家環境”指標上躍居第五名,五年來第一次進入前十行列。

  報告中所指的“政策紅利”,主要是中國的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作為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試驗田”,上海自貿區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起到了關鍵性的推動作用。

  西門子股份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喬·克澤爾指出,比起全球一些成熟的自貿區,年輕的上海自貿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發展潛力巨大,整個中國同樣如此。

  英國保誠集團董事長保羅·曼杜卡判斷,到2020年,上海自貿區有望形成“最優秀”的監管和競爭機制,並作為範本被推廣到中國其他地區,給整個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帶來重大利益。

  “金改第一季”推動國際金融中心三方面進展

  自貿區到底從哪些方面推動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從剛剛落幕的自貿區“金改第一季”來看,主要取得了三方面的進展:

  其一,在國內率先建成一批面向國際的金融交易市場。上海國際黃金交易中心已于9月中旬正式開業,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也在自貿區註冊成立。此外,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海清算所和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等也計劃在自貿區內新設或增設交易場所,上海保險交易所也在積極籌劃中。

  其二,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支援上海成為人民幣産品定價和清算中心。今年前9月,自貿區新增跨境人民幣結算額逾2000億元,同比增長約2.5倍;人民幣雙向資金池業務發生388億元;人民幣境外借款發生191億元,使區內企業的融資成本下降10%至20%。

  其三,以自由貿易賬戶作為改革載體和管理模式,推動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統計顯示,目前已有10家中資銀行接入上海自貿區的自由貿易賬戶資訊監測管理系統,共開立了5000多個自由貿易賬戶。自由貿易賬戶體系運作平穩,沒有成為熱錢流入套利和資金向內滲透的管道。

  “上海立志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自貿區在金改方面的突破,為實現這個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説。

  更多改革紅利待釋放

  借助於“國家環境”這項指標上的進步,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得以提升一個名次。但需要指出的是,一些歐洲城市如莫斯科、馬德里等,在“國家環境”評價中呈負向波動。這充分説明,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未來自貿區還有更多的紅利待釋放。

  一家大型航運集團財務總經理告訴記者,目前海外人民幣融資成本迅速上升,加上各種稅費已經超過5%,跟國內資金價格相較優勢已不明顯。企業特別希望能用外幣融資,但目前規定內資企業不能以外幣的形式負債。且境外發短債由外管局批,發長債要發改委批,手續繁瑣。“目前自由貿易賬戶僅有人民幣業務,特別期盼能儘早開通外幣業務,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

  “還有一些政策在操作中外松內緊,如經常和直接投資項下的跨境人民幣結算,在實際操作中仍然是逐家審核、逐筆備案,大大挫傷了銀行和企業的積極性。”一家國有大行國際業務部負責人説。

  由此可見,當前自貿區金改亟待釋放新的改革紅利,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關鍵一躍積蓄更多“起跳”力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