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太重:我們的靈魂就是創新

  • 發佈時間:2015-01-16 01:31:2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年伊始,在太重(天津)濱海基地,TZ-400自升式鑽井平臺主船體正在進行總裝合攏,深水碼頭即將投入使用。

  創造了420多個全球之最和中國之最的太重集團,今天又有了比最大還大的目標,那就是“極大製造”。

  太重400自升式鑽井平臺由鑽井系統、升降機構、船體和樁腿四大部分組成,有差不多足球場那麼大,空船重量約15773噸,適用於海上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作業,代表了當今國內乃至國際海洋石油鑽井平臺技術的先進水準。其中由太重研發的“一拖二”驅動型升降裝置,在國內屬首次研發,可實現每個升降單元兩個爬升齒輪的扭矩自平衡,具有重量輕,效率高,高可靠性等優點。

  自升式鑽井平臺要通過船體上下升降後才能移動,升降系統是核心,傳統設計都是一個電機拖動一個爬升齒輪的一拖一結構,但是海上環境潮濕,升降用電機要求很高,也很容易出問題,國內的絕大多數船廠、企業都沒有自主研發的能力,只能由國外設計好在國內製造。整個國際上只有一兩家現在可以做這個升降系統,這個升降系統佔整個平臺安全性的80%。太重集團齒輪傳動設計師劉焱和他的團隊憑藉多年的重型機械齒輪傳動的設計經驗,他們終於拿出了中國人自己的一拖二傳動系統,27個電機帶動56個爬升齒輪,實現了當年設計當年生産。而且重量減輕,機械自平衡齒輪一拖二的升降系統,剛剛成為國內唯一通過中國船級社認證的産品,這一升降系統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實現了關鍵部件的國産化。

  首臺400英尺自升式鑽井平臺,是太重人的新起點,從這裡將突破海工裝備核心製造技術,實現關鍵配套設備國産化,不斷提升自升式鑽井平臺、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海洋工程模組等海洋裝備的自主設計製造水準,加快進軍海工裝備領域,為國家發展海洋經濟做出太重人應有的貢獻。

  研發新産品、搶佔新市場,太重從來是提前謀劃、及早動手。在這一“前”一“早”的推動下,太重靠著自主創新一舉佔領了風電裝備制高點。2009年,太重集團技術中心常務副主任王首成“領銜”研發團隊立下了“軍令狀”。一年內,清一色的“土專家”們創造了1.5MW風電整機裝備當年研發設計、生産製造、並網發電的“一條龍”奇跡。

  “風電技術如果從國外公司引進,僅3MW一台整機的技術引進費就得2億元、耗時需3年;而太重自主研發1.5MW、2MW、3MW三台整機,從研發到並網只需3年,花費不到1億元,用國外公司1/3的時間取得了三倍的成效。”王首成説。

  太重人追逐創新的步伐愈行愈疾——2013年,太重5MW風機成功並網發電;2014年,太重將研製更大級別的風力發電機組,在實現大型風機系列化的同時,將進行風資源最優化、高效化、合理化研究。

  如今,包括大型鑄鍛件國産化基地在內的“五大基地”建設成果次第顯現:高速列車關鍵零部件國産化基地,目前車輪生産線已批量生産、單月産量最高突破2萬片;煤機成套園區,目前已成為國內最具競爭力的煤機製造基地之一;高端液壓園區,主要液壓産品已投産、正籌劃液壓産品板塊整體上市;臨港重裝研製基地,目前正在建設碼頭,內陸企業太重即將擁有自己的出海口岸。

  太重集團董事長王創民説,我們的靈魂就是創新,只有這樣不斷創新,才能適應市場。

  作為新中國第一座重型裝備製造企業,建廠64年,太重創造了420多個國內外第一,相當於平均每兩個月就有一項“第一”誕生。在每年出廠的産品中,創新産品佔到一半以上,創新是這個裝備製造業共和國長子成長的基因,也成為太重集團引領發展的根本動力。

  從製造到整合,從整合到研發,太重集團在創新中實現了幾億到幾百億太重的跨越,如今他們從傳統工礦領域向海洋核電等五大領域延伸,走出太行山向東是大海,太重集團藍海戰略借助創新力量已經浮出海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