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選取四大研發方向:貴州科學城6月投用

  • 發佈時間:2015-01-16 01:31:2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志強)貴州省政府確定的重大科技創新建設項目——貴州科學城建設,經兩年快速推進,目標基本實現。記者近日在貴陽高新區沙文生態科技産業園現場看到,在佔地面積185.4畝的場地上,項目一期19萬平方米的主體建築基本完成,部分大樓已進入建築外立面玻璃幕墻裝修,預計今年6月投用。

  以中國科學院貴州科技創新園為核心的貴州科學城,是貴州省委、省政府為吸引省內外科技人才、技術和成果資源來黔創新轉化,而建設的重大科技創新平臺。2013年1月下旬召開的貴州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省長陳敏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本屆政府工作目標之一是建成貴州科學城。

  兩年間,項目建設責任單位貴州廳和貴陽市及貴陽高新區,按照打造具備科技研發、人才服務、創業孵化“三位一體”功能的科技創新型城市綜合體,將中心建設成為貴州科技創新、人才創業高地的工作思路予以全力推進。

  項目于2013年6月正式開工建設,截至2014年底,項目一期5棟科研及生活服務樓主體工程均已封頂,4個研發中心樓已全面開工,部分主體工程已封頂,共完成總施工量19萬平方米,佔工程總量的90%,已完成投資3.615億元,約佔總投資額的54.77%。同時,制定的科研辦公及綜合服務樓裝修設計方案和園區綠化方案正在落實之中,預計2015年6月可完成投用。

  據介紹,作為貴州科學城核心區的中國科學院貴州科技創新園,主要功能是整合中科院貴州省科技創新資源,在礦産資源清潔綜合利用、中藥民族藥、綠色化工與先進材料和喀斯特山地生物資源利用等領域開展技術攻關整合、工程試驗與産業化及人才培訓培養等合作,與中關村科技園、貴陽國家高新區、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貴陽綜合保稅區等互為支撐、統籌發展,促進貴州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

  根據貴州資源秉賦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科學城將利用科研大樓、科技創新大廈、省屬科研機構聚集樓、科技展示及人才培訓中心及生活服務建築設施,近期重點建設礦産資源清潔綜合利用工程技術中心、現代中藥民族藥技術研究中心、綠色化工與先進材料研發中心、喀斯特山地生物資源持續利用技術研究中心4個創新平臺。計劃目標是到2020年,培育10—15個在礦産資源綜合利用、中藥民族藥、綠色化工與先進材料、喀斯特山地生物資源利用等産業的新增長點;培養形成10支國際領先技術創新團隊、100支國內領先技術創新團隊,聚集1000名以上高層次創新人才;培育2—3個具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研究單元;努力孵化3—5家高技術企業並促進上市;通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企業實現銷售收入約150億元。

  在中科院大力支援下,貴州省科技廳圍繞科學城選取的四大研發方向,目前已吸引和集聚了30余家省內外科研院所、企業技術中心確定前來入駐。一是圍繞新材料技術研發方向,以貴州國家複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核心,集聚了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寧波材料所、北京化學所、大連化學物理所、貴州源翼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貴州凱科特材料公司等産學研單位,形成綠色化工與先進材料創新及産業集群;二是圍繞礦産資源清潔高效綜合利用研發方向,以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為核心,集聚了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貴州科學院、貴州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貴州開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鋁業集團公司等産學研單位,形成資源深加工研發産業集群;三是圍繞現代中藥民族藥技術研發方向,以貴州省中科院天然産物化學重點實驗室為核心,集聚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貴陽醫學院、貴州省生物基地、貴州百靈藥業集團等産學研單位,形成生物醫藥産業研發産業集群;四是圍繞喀斯特山地生物資源持續利用技術研發方向,以貴州科學院為核心,集聚了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地化所、亞熱帶農業生態所,廣西植物所、省山地資源研究所、省生物所、省植物園等科研單位,形成喀斯特生物資源創新集群。同時,引進了省科技風險投資公司、省智慧財産權交易平臺、省大型科學儀器共用平臺、省科技文獻共用服務平臺、省生産力促進中心等創新服務機構,圍繞科技創新開展配套服務,形成創新服務要素集群。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