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為水花生找一個“天敵”

  • 發佈時間:2015-01-15 08:32:0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見習記者李純

  近日,記者走進湖北省荊州市長湖水産良種場,在水塘旁邊看到一座塑膠薄膜溫室大棚,裏面沒有種菜而是養著一種名叫葉甲的昆蟲。“這小蟲子可是大功臣,把我們這裡的水花生治住了。但是它們不耐寒,得在溫室裏過冬。”長湖水産良種場工作人員楊洪林説。

  荊州一地水花生瘋長30萬畝

  水花生是外來物種,由於缺少“天敵”,2004年以來,湖北省洪湖、長湖、沉湖、四湖、梁子湖、荊江流域、三峽庫區等地水花生氾濫成災。

  湖北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站副站長樊丹介紹説,今年荊州市113個鄉鎮中,僅1個未發生水花生危害。水花生集中發生面積在50畝以上的點位數有744個,危害總面積高達30萬畝。

  “洪湖陳家灣、三墩潭的淺水區域,水花生根系扎入湖底淤泥形成了‘浮島’,成人都可以在上面行走。如此下去,洪湖航道早晚也會被水花生堵塞。”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擔憂地説。

  水花生的瘋長導致水質發臭、溶氧量減少,原生植被、鳥類棲息地、魚類天然産卵場、養殖水域慘遭破壞。據調查,四湖流域由於水花生的生物入侵,魚類由原來的70多種減少到50多種,水生植物由原來400多種下降到90多種,水草已近枯竭,蓮藕之外的水生經濟植物消失殆盡。監利縣棋盤鄉螃蟹養殖戶前年夏季因水花生瘋長導致螃蟹大面積死亡,直接經濟損失1000多萬元。水花生還堵塞堰塘溝渠,甚至入侵農田果園,嚴重影響抗旱排澇和農作物生長。水花生腐爛後産生的大量有機物加劇水體的富營養化,孽生腦炎、流感、蚊蠅、血吸蟲等病蟲害。

  5000葉甲防治2萬畝水花生

  2009年夏季,洪湖暴發水花生應急事件。農業部隨即在洪湖市召開全國水花生綜合剷除現場會,分別試驗了人工打撈、機械粉碎、化學防治、葉甲生物防治。“人工打撈一畝水花生至少要1000元、機械粉碎一畝水花生也要500元,不但成本太高而且打撈時折斷的莖根會增加繁殖體反而加劇水花生蔓延。化學防治採用41%農達、48%草甘膦、20%使它隆的混合液,對水花生有很好的殺除效果,成本為150元/畝。但化學防治會將其他水生植物一併殺死,農藥殘留又帶來次生污染。”樊丹説。

  當年9月,農業部科教司在洪湖首次引入3萬多只水花生葉甲,不到3個月就控制住了水花生的瘋長。但水花生葉甲屬亞熱帶物種,其蟲卵及幼蟲在環境溫度低於4℃下生存率極低,湖北冬季的低溫下大部分葉甲都會被凍死。2010年11月,湖北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站在咸寧市建立了第一個水花生葉甲越冬保育溫室,以利用葉甲的春季繁殖期,形成穩定的種群。

  2013年夏季,荊州市葉甲越冬保育基地從廣西大學引進了一批葉甲。“這5000隻葉甲經過溫室越冬保育、春季繁殖,2014年夏季直接防治水花生發生面積達2萬餘畝,葉甲所到之處的堰塘、溝渠等水域的水花生在15天內完全被吃光直至枯死,太湖港渠、荊襄河等河流水域的水花生在30天左右普遍枯死。”荊州市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站站長高紅兵欣喜地説。

  “葉甲防治水花生見效如此之快,是因為它具有自然遷飛能力,借著風力、沿著河流四處飛散,1個葉甲越冬保育基地的輻射半徑至少有20公里。”樊丹説。

  葉甲專食水花生已形成食物鏈

  “葉甲也産自阿根廷,是水花生的專食性天敵,控制率高達85%。”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付衛東研究員説。那麼葉甲的生態安全性如何,會不會釀成新的物種入侵?

  在長湖葉甲越冬保育溫室內,記者看到在示範區水花生被完全吃光的情況下,也未見危害近旁的辣椒、黃瓜、紅薯等10多種農作物。“這蟲子太神奇了,真的只吃水花生!去年春天我們也擔心它會禍害莊稼,十月初民建渠、官田湖都看不見水花生了,但莊稼上一個葉甲也沒有。”石首市杉木橋村村民蔣四兵肯定地説。

  “我們在野外多次觀測到蜘蛛、蜻蜓、麻雀對於葉甲的捕食,可以説‘水花生~葉甲~食葉甲動物’的食物鏈基本形成了。”高紅兵説。

  當前推廣水花生葉甲生物防治的關鍵就在於建設葉甲越冬保育溫室。“2012年以來,我們在洪湖、長湖、荊江、三峽庫區等地相繼建設了9個葉甲越冬繁育基地,而這遠遠不夠。據測算,僅荊州市就需要建30個葉甲越冬保育溫室。溫室建設費用4萬元、每年管理維護費用2萬元,以荊州30萬畝水花生危害面積計算,每畝地投入僅為6元。可以説投入小、見效大,但現在環保站缺少資金,難以在全省大規模推建保育溫室。”樊丹無奈地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