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資本輸出成為外貿新亮點 增速將好于去年

  • 發佈時間:2015-01-14 08:30:2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擴大對外投資 全球整合資源

  資本輸出成為外貿新亮點

  受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外部需求疲弱的影響,2014年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速放緩。海關總署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進出口總值26.43萬億元人民幣,比2013年增長2.3%,其中進口下降,但出口保持增長並顯示出新特徵,即包括高端裝備出口在內的資本輸出,正取代過去低端的“中國製造”,受到世界各國的歡迎。商務部部長高虎城日前指出,中國已到了資本輸出時代,對外投資將和對外貿易結合在一起。下一步,中國出口會有質的變化,資本輸出特徵將在外貿數據上有所體現。

  新興市場貿易比重上升

  對外貿行業而言,2014年是內外交困艱難前行的一年,從外部看,“2014年全球經濟沒有表現出迅速回暖的跡象,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長明顯分化。我國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表現多不盡如人意,這樣就無法支撐我國外貿進出口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介紹,從內部看,我國外貿進出口當中的低成本比較優勢不斷削弱,發達國家對我製造業的投資下降抑制了進出口。

  雖然全年外貿增長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但當前我國外貿表現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還是比較好的,外貿發展的品質和效益也在提升。海關總署分析指出,出口方面,我國産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顯著提升。進口方面,主要貿易夥伴對我國市場的依賴程度也在不斷加深,我國的對外貿易進口為拉動全球經濟的復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另據海關統計,2014年我國對新興市場的雙邊貿易比重上升,表明市場多元化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全年一般貿易的比重在提升,顯示出貿易方式更趨合理;民營企業比重提升,説明外貿的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進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升級;貿易價格條件得到改善,對外貿易效益有所上升。

  中國産品性價比最好

  因勞動力成本和原材料價格上升等因素,曾遍佈全球的廉價的“中國製造”,如今因不再具有比較優勢,逐漸被包括高附加值産品在內的“資本輸出”所替代。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表示,我們從“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當中,我們在相互互補當中,實際上資本輸出的同時商品已經輸出了,無論是消費性的還是投資性的,這一點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

  “任何對外投資,相當一大部分是以購買中國的設備出去的。現在無論從高鐵、火電、水電各個方面,中國産品的性價比是全球最好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包括一些發達國家在這方面都選擇了中國的産品,大家都很清楚,如果説選擇中國的設備的話,那必然要選擇中國的服務,這幾乎是連在一起的。這一點最能夠説明中國外貿品質的提升和附加值的增加。”高虎城指出。

  近兩年來,中國資本輸出力度加大,既有産品和項目層面上的,比如高鐵、核電、火電、水電和高端裝備製造業輸出帶動了中國的産能和技術輸出,也有資本層面上的,比如圍繞“一帶一路“建立的絲路基金,還有金磚國家開發銀行與亞投行,中國企業海外並購投資等。專家指出,中國經濟實力增長後,必然走上通過資本輸出擴大市場,推動從貿易大國向金融大國轉變的道路。根據數據推算,中國2014年對外投資極有可能超過吸收外資,成為凈對外投資國。

  外貿增速將好于去年

  對於2015年外貿形勢,商務部有關報告稱,2015年,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可能略有改善,但回升幅度有限,風險和不確定因素較為突出;國內環境總體穩定,但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存在。

  “預計2015年我國外貿總體增速將高於去年。”鄭躍聲説,“就國際方面來講,在我國的主要貿易夥伴當中,美國經濟已經顯示出相對穩固的復蘇態勢,發展中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也將平穩地增長,增速將略高於發達經濟體。在市場多元化戰略的引導下,這些對於穩定我國的外貿出口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從國內方面來看,我國的經濟發展仍處在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將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在外貿領域,國家出臺了支援外貿穩定增長的系列措施,它們的政策效應還將繼續顯現,通關改革的紅利也將不斷釋放,這些對推動我國對外貿易的增長都將發揮重要的作用,並且作用還會逐步加強。”鄭躍聲分析認為。(記者 羅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