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地溝油”棄暗投明
- 發佈時間:2015-01-14 07:59: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從上海市食安辦獲悉,截至2014年年底,該市“喝”地溝油的公交線路已經有10條,累計行駛里程達到232.6萬公里。專家介紹,如果公交車“喝”地溝油能在全市範圍內進一步得到推廣和政策扶持,上海每年産生的地溝油全部加工轉化成新型混合柴油,可供全市6成公交車使用,公交車全部“喝”掉地溝油後,市民就不用擔心地溝油重新回流到餐桌了。(《新聞晨報》1月13日)
通過技術上的改進,讓地溝油變廢為寶,比如製作成潤滑油或者化工原料,將其轉化為生物燃料甚至“生物航空油燃料”,有助於讓“地溝油”棄暗投明。然而從一系列的地溝油案例,包括前不久在台灣地區發生的地溝油事件來看,要想從根本上杜絕地溝油重回餐桌,還需要各項配套措施,特別是監管措施的跟進。
堵住地溝油向生活領域流通是治理的基本前提。時下廢棄油脂回收市場魚龍混雜,良莠不齊:一方面,在大城市建有統一和集中的回收中心,在很多中小城市特別是縣城,還處於“遊擊隊”的狀態,廢棄油脂的回收人員複雜而分散,很難進行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則是在有償回收和服務方式的差異下,“正規軍不敵遊擊隊”的情況還相當普遍。在一些城市中,正規的廢棄油脂回收中心往往“吃不飽”,所佔份額沒有達到應有的市場預期,大量的廢棄油脂通過其他渠道流向了市場。
這就要求對於廢棄油脂的處理,不能僅用市場手段去解決,而必須作為一項安全措施給予強制執行,從而實現渠道上的規範。按照現行的監管手段,要從源頭追溯,一方面餐飲服務企業要審核油脂回收者的資質,並留存備查,同時要對每天産生的油脂數量進行登記,建立真實可信的臺賬;另一方面,要建立資訊共用機制,避免劃域而治之下存在的監管真空,明確油脂的回收去向。
此外,還應加大對非法收集行為的打擊,並通過建立統一的回收中心,同時加大扶持將廢棄油脂用於生産生物燃料的企業。只有當行政、經濟和市場的杠桿都得到了發揮,“地溝油”才會獲得光明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