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粒種子是如何“嫁”入企業的

  • 發佈時間:2015-01-14 01:31:1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個小麥新品種以589萬許可給企業經營”“兩小麥新品種賣得585萬”,2015年剛開篇,山東農業大學的網站上就接連挂出了兩條品種交易的新聞。山東農大科技處處長米慶華總結了一下這段時間的成果,算上2014年5月小麥品種山農20、山農24和玉米品種山農206簽約賣出的1110萬,由校方育種團隊主持培育的7個農作物品種的交易額已經累計達到2270余萬元。

  好品種只有到了田間地頭給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才叫發揮了它的價值。作為高校和科研院所,對品種的推廣能力往往不足;而擁有完整行銷網路的企業,在培育品種方面又相對不那麼佔優。2013年年底,國務院在《關於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裏提出,要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促進産學研結合,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構建商業化育種體系。

  那麼,作物新品種從通過審定到“嫁”入企業,背後有哪些門道?

  十多年的漫長育種過程

  主持培育小麥新種山農25和山農29的山東農業大學教授李斯深簡單概括這一過程:把種子培育出來了,育種團隊出價,企業議價,雙方同意,交易進行。

  當然,更多時候,種子交易遠沒有這麼簡單。

  李斯深説,農作物新品種,從開始培育到通過審定,一般需要十幾年的時間。根據規定,大田作物種子在推廣之前需要通過國家級或者省級審定,而要通過審定,就需要進行預備試驗、區域試驗和生産試驗,一般來説,種子育出了,光試驗階段至少就還需要三年。

  2011年的《中國種業智慧財産權調查報告》顯示,良種對糧食增長貢獻率達到40%。李斯深表示,人們常説一粒種子改變一個世界,農業科研人員也是大半輩子都投入其間,琢磨種地的農民對品種有何需求,現有的種子存在哪些問題,隨著氣候或者其他因素的變化,需要對現有種子的特性做出怎樣的調整……

  企業“迎娶”種子注重兩點

  種子育出來了,能增産,才會有企業主動找到府來洽談。

  不過,不是所有科研單位培育出的種子都能得到企業的青睞。種業市場競爭激烈,企業也得精挑細選。畢竟,種子經營權的買斷動輒就是上百萬甚至上千萬元,企業不敢掉以輕心,必須慎之又慎。山東禾豐種業副總裁高新勇表示,企業挑種子,一是看生産試驗或者區域試驗中的品種表現,二是評估市場對新品種可能的接受程度。這兩點,也是企業議價時的重要參考依據。

  育種單位和企業有三種“嫁娶”方式

  當然,隨著現代種業的發展,企業也不會僅僅被動等待科研單位的種子“瓜熟蒂落”,他們角色不再單純只是“買家”和“經銷商”。

  米慶華介紹,企業和育種科研單位在“育種”上的合作,一般有三種方式。一是品種已經通過省級審定或者國家審定,企業吃了定心丸之後,將該品種的經營權買走;第二種則是企業搶先一步,種子新品係在區域試驗或者生産試驗階段表現亮眼,即使還未通過審定,就提前出手;第三種,是企業提前告知科研單位他們的品種需求,和科研單位共同育種,品種權歸兩家共同所有。

  深度合作:企業在育種階段提前介入

  “我比較推薦企業和科研單位深度合作,在育種階段就提前介入。這樣一來,企業對品種的特性更為了解,科研單位也可以減少育種階段的資金壓力;而且,我們可以與合作企業提前繁育新品種的原種,一旦育成品係通過審定,推廣的效率能夠大大提高。”米慶華説。

  淄博禾豐種子有限公司就用這種方式和山東農大來了一次聯合育種。説起這事,總經理朱俊科語帶自豪:“審定報告上寫的是我們兩家的名字!”他指的是由山東農大退休教授趙檀方主持培育的小麥品種山農27和山農28。1月6日,淄博禾豐和山東農大簽訂小麥新品種許可使用協議,前者分別以100萬和489萬元的價格獲得山農27號和山農28號小麥新品種的經營使用權。校方的新聞稿中寫道:“這兩個品種能夠成功選育並通過審定,既是趙檀方教授長期堅持研究的結果,也是企業堅定支援的結果。”

  事情要從五年前説起。那時,幹了幾十年育種工作的趙檀方教授從學校退休,但是又捨不得離開育種事業。趙檀方已經有了組配出的小麥新品係材料,就是需要土地進行田間試驗。朱俊科是山東農大的畢業生,曾經師從趙檀方教授。有著這層師生情誼在,朱俊科給老師提供試驗田,配備科研助手,幫老師解決用工問題。每年的投入大概在幾十萬元。

  “其實這种先期介入的方式,對企業來説風險很大。但是我對趙老師是絕對的信任。”朱俊科坦言,對規模較小的企業來説,在新品種還沒動靜之前就砸錢,如果看走眼,很可能就把企業帶入了死路。因此,企業要和科研單位進行深度合作、聯合育種,雙方的信任是基礎和前提。

  米慶華也有同感。他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企業和科研單位在合作中都必須講誠信,這樣才能互惠互利。對企業來説,“講誠信”意味著育種期間投資到位,獲得經營權之後能夠保證品種通過審定後首先大量繁育推廣新品種,獲得高效益 ;而育種單位也得按照既定目標進行育種,出了成果後給企業“優先優惠”的政策;在經營權轉讓之後,育種科研單位還應做好後續服務工作,讓“良種有良法”,最大化新品種的增産增收效益。

  要讓種子“嫁得好”須搭穩校企合作橋梁

  要真正發揮新品種的效益,就得把高校和企業之間的這座橋架起來,還要讓它搭得穩當,讓搭橋的機制更加順暢。

  米慶華總結説,育種科研單位得具有市場意識,根據市場實際需求來組裝選育品種,緊跟市場和農業生産力發展的水準。“和種業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係,需要找到雙方共同的利益結合點,你的品種要在保證具有社會效益的同時,促進企業的增效發展,畢竟企業要以盈利為目的。另外,高校的育種單位自己也要找準定位,和企業合作進行商業育種的同時,自身更要依靠國家和政策支援,進行公益性、基礎性的種質創新研究。”

  米慶華覺得,在商業合作上,高校和企業還能有更加深度的合作方式,比如高校幫助企業建立科研團隊和試驗平臺,企業提供在用工、土地和資金方面給予支援。聖豐種業高新勇也介紹説,他們公司引進了高校的人才團隊,讓團隊成員以雙重身份工作,獲得高校和企業的雙重資源,雙方共同享有品種的品種權。目前,聖豐種業自主培育品種與從外購買品種比例達到了1:1。

  而對朱俊科的禾豐種子公司來説,沒有種質材料、沒有足夠資金聘請有經驗的育種人員是攔在品種自主創新面前的兩道檻。不過好在有母校山東農業大學的支援,他可以借助山東農大的科研實力,在把好品種推廣出去的同時,獲得經濟效益。朱俊科表示,2015年,他們預計會投入上千萬元來推廣山農28號,因為對這一品種試驗階段的增産表現充滿信心。“企業的投入,就是要發揮品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朱俊科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