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可穿戴設備發力健康領域 今年國內市場規模將達114.9億

  • 發佈時間:2015-01-13 08:1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可監測腦電波助人放鬆的無線耳機、能獲取健康數據的智慧腰帶、底部附有壓力感測器的智慧襪子……在1月9日結束的201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健康可穿戴設備再次成為人們目光的焦點。

  被稱為除電視、電腦、手機外“第四屏”的可穿戴設備,可謂2014年以來硬體領域的熱點,以iWatch智慧手錶為代表的蘋果、三星、谷歌等國際巨頭和以小米手環為代表的小米、華為、TCL等國內廠商,甚至包括寶萊特戴維醫療九安醫療等傳統醫療器械廠商,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智慧可穿戴設備。從量血壓、測心率到計算步行距離和深度睡眠時間,健康功能已經成為可穿戴設備共同的“標配”。

  可穿戴設備首先在醫療健康領域發力乃是順勢而為,心臟起搏器就是最早的可穿戴設備。可穿戴設備對健康數據的收集,被認為是網際網路對傳統醫療行業的一大顛覆。在國內,基於可穿戴設備的資訊採集、傳輸和分析體系,更被視為未來家庭醫生制度的技術基礎。

  來自市場調研機構艾瑞諮詢的數據稱,2015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將達到4000萬部,市場規模114.9億元,而在2012年這個數字僅為6.1億元。資本市場也體現出對健康可穿戴設備的追捧:2014年3月,移動健康創業公司“37健康”首輪融資獲千萬元,主要與多家血壓計廠商合作,研發血壓管家APP。同月,咕咚網獲得A輪6000萬元投資,主要産品則是咕咚運動手環和藍芽秤等,用戶可以用來監測自己的睡眠、運動狀況並建立雲端個人健康檔案。

  不過,一邊是業界的火熱態度,另一邊卻是“叫好不叫座”的隱憂。2014年底發佈的《2014智慧可穿戴市場白皮書》顯示,可穿戴設備在3個月內的流失率高達87%。用戶黏性差、難以堅持使用成為目前健康可穿戴設備發展最大的瓶頸。

  “如果設備只能告訴你昨天睡了幾小時,其實沒有什麼用處。”移動健康公司創辦人、計算生物學家黎安·科拉迪在本屆CES上説,“可穿戴設備應該提供解決方案,比如給出導致睡眠不佳的原因,是因為吃得太多,或者鍛鍊不充分,這樣用戶才能據此調整生活習慣,改善睡眠品質。”

  提供健康解決方案、提升服務水準,被視為健康可穿戴設備黏住用戶的有效途徑。樂語通訊集團執行總裁趙健表示,必須在數據收集的基礎上提供相應服務。樂語正在嘗試推出與可穿戴設備集合的健康服務。“每週花50元,就能購買專屬醫生根據智慧設備收集的數據量身定做的健康方案,或者一個月花10塊錢,就能了解父母的基本健康狀況。”

  不過,健康方案服務建立在多項數據匯集的基礎上,市場研究機構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徐志鵬坦言,由於不同品牌的智慧硬體設備所採集的數據不統一、樣本量不足,目前尚無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大數據分析。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搭建健康數據平臺成為國內外巨頭不約而同的選擇,三星推出了Sami健康數據平臺,谷歌則與華碩、HTC等多家合作推出了安卓Wear;在國內,百度推出了雲健康dulife平臺,騰訊也在微信和手機QQ開放了介面,它們都希望自己成為健康數據匯集的“中樞”。

  在另一方面,如何讓健康數據更好玩,也被視為提升健康可穿戴設備黏性的又一途徑。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認為,遊戲化理念將更多融入到健康可穿戴設備和智慧手錶中,成為提高智慧可穿戴設備用戶黏性的一種方式。 (經濟日報記者 陳 靜)

智慧穿戴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北京君正 32.44 10.00%
2 潤欣科技 15.21 9.98%
3 中穎電子 30.55 6.74%
4 共達電聲 11.80 6.21%
5 丹邦科技 12.25 5.79%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千山藥機 12.35 -8.52%
2 盈趣科技 81.13 -4.21%
3 藍思科技 24.94 -2.88%
4 三六零 41.23 -2.60%
5 長盈精密 18.20 -1.99%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