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和重組資本魔術投射全球經濟新常態:進軍歐洲 抽身亞洲?
- 發佈時間:2015-01-12 09:14:5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香港首富的一言一行永遠不缺乏曝光度。最近,李嘉誠展開了“長和繫世紀大重組”,外界視此為他沿著從亞洲撤資、“抄底”發達國家的道路往前走的最新一步。而這正與近年全球經濟復蘇步伐不謀而合:在美元升值、美聯儲加息預期打壓下,亞洲新興經濟體增長放緩、資産價格承壓;而歐洲增長低迷、資産價格不斷下降,提供了抄底良機。20多年前,日本投資者在美國“土豪式”的收購令人感嘆當年日本經濟的強勢;如今,李嘉誠是在用親身行動描繪全球經濟新常態嗎?
資本魔術
李嘉誠此次擬將旗下最具分量的兩家公司——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記黃埔”)進行合併,而後再分拆成兩家在開曼群島註冊的新公司,即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和股份”)與長江實業地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地股份”),最終在香港上市。
重組後,兩家新公司在業務上有明確的界線和差別,長和股份將承接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原有的非地産業務,包括港口及相關服務、電訊、零售、基建、能源和動産租賃業務;長地股份將持有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在中國內地、香港以及海外的所有房地産業務。
根據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管理層預期,本次的世紀大重組方案將在2015年中完成。
一旦重組完成,李嘉誠旗下資産的股權結構也將發生非常大的變化。
在重組之前,李氏家族信託、長江實業、和記黃埔的股權關係比較複雜,類似于父親、兒子、孫子的關係,且還有交叉持股。李氏家族信託直接控股長江實業,持股比例為43.42%;長江實業直接控股和記黃埔,持股比例為49.97%,李氏家族信託也直接持有一些和記黃埔的股權,不過僅有2.52%。而赫斯基是李氏家族信託直接控股的子公司,持股比例為35.57%,和記黃埔是赫斯基的二股東,其持有赫斯基33.97%的股權。
重組全部完成後,新成立的公司長和股份和長地股份屬於兄弟關係,直接受控于李氏家族信託,李氏家族將合計持有它們30.15%的股權;原長江實業的其他股東合計持有長和股份和長地股份33.95%的股權;原和記黃埔的其他股東合計持有這兩家公司35.95%的股權;赫斯基則轉由長和股份直接控股,控股比例為40.21%,李氏家族信託成了其二股東,持股比例為39.33%。可以看到,通過重組李嘉誠旗下資産的股權結構明顯清晰了。
進軍歐洲
兩家新公司註冊地都將在開曼群島而非香港,部分輿論認為,這一舉動坐實了李嘉誠撤資香港、投資海外的猜測。
一項香港媒體最新調查顯示,近六成被調查者認為,長和係重組目的在於“為公司遷往海外準備”。在2013年,李嘉誠曾明言,長實及和黃不會變更註冊地點,相信多年後仍在香港。
的確,香港以及亞洲新興經濟體近年經濟增速開始出現下滑,而正陷於經濟困境谷底的發達經濟體在今年可能迎來反彈,構成了李嘉誠將其商業帝國實施“乾坤大挪移”的宏觀背景。
反觀長和係,過去數年展開了一系列增資歐洲、澳大利亞、加拿大的行動,其中最著名的是2010年收購英國電網以及2012年收購英國天然氣供應商。李嘉誠集團旗下一高管承認,對英國監管環境的青睞是促使其投資英國的動力之一。
但與此同時,李嘉誠也多次強調,投資海外是出於“商業考慮”。一些人認為這是李嘉誠的敷衍之語,但認為他所言非虛也有其根據。
以2010年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基建收購英國電網為例,這項交易彌補了中國內地業務表現不佳而産生的缺口。據長江基建財報顯示,2013年,在遍及英國、荷蘭、澳洲、中國內地和香港等多地的業務板塊中,英國業務貢獻最大,盈利上升37%至75.8億元;中國內地業務表現最差,盈利大降7.6%。
這一表現同樣伴隨著英國經濟從谷底走向強勢復蘇。2014年,英國經濟增長很可能達到3%,屬發達國家中最高;同時,英國央行正醞釀小幅加息,這將刺激該國資産價格進一步上揚。
抽身亞洲?
不僅進軍歐洲如此,李嘉誠縮減亞洲資産規模的舉措也是在亞洲經濟增長前景蒙陰、金融市場風險加大的背景下展開的。這些舉措包括:2013年,出售上海陸家嘴東方匯經中心;2014年,分拆港燈上市、出售屈臣氏股權、拋售北京盈科中心。
這些現象印證了外界關於李嘉誠戰略佈局的猜測:相比亞洲新興經濟體,歐洲經濟正處於多年低點,帶動匯率及其資産價格下跌,形成抄底良機;同時,該地區資産品質相對於亞洲來説更佳,具備長遠投資價值,法制體系也更為完善,因而相對於風險重重的亞洲市場,李嘉誠自然會把腳踏入歐洲。
不過,對外經貿大學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研究室主任楊立強認為,長和係是國際化程度很高的大型跨國企業,其生産佈局、資金管理都是從全球視角考慮的,不是説因為短期經濟表現或者匯率風險就會促使李嘉誠做出決策,更何況他還有很多手段來規避這些風險。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其對公司戰略的判斷和調整無可厚非。
這一觀點也有著事實支撐。比如在2013年11月,李嘉誠撤離A股,減持長園集團套現8億元。然而李嘉誠撤資後,長園集團股價反而上漲,至今已翻了一番,而被其“遺棄”的A股在2014年下半年也迎來爆發期。
人們猜測,這是李嘉誠的策略失誤還是根本就並不在其考慮之內?或許李嘉誠常説的一句話能算做這個問題的一個答案吧,“做生意,有買有賣不稀奇,日後在海外出售資産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