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蓮型雜交稻在各國的潛在種植面積可達3770萬公頃
- 發佈時間:2015-01-12 06:32:22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幾年紅蓮型雜交水稻因其高産優質、適應性廣等特點,在海外迅速佔領市場,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成為中國雜交水稻品種“走出去”的“明星”。
巴基斯坦農業顧問委員會官員法魯克·邁赫迪近日在武漢找到了“紅蓮型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英國。他激動不已地説:“巴基斯坦每年從中國進口約1萬噸雜交水稻品種,紅蓮型已經佔到40%以上,是當之無愧的‘頭號種子’。但我今天才見到培育它的科學家。”
來自武漢大學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數據顯示,紅蓮型雜交水稻比中國其他雜交水稻更適應熱帶地區氣候、土地等生長條件。目前,在巴基斯坦、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越南和緬甸等國已經成功註冊推廣。
除了東南亞多國,紅蓮型雜交水稻在非洲也很有市場。
去年,陜西海外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喀麥隆的農業合作項目試種了紅蓮型雜交水稻的三個品種。從收成來看,三個品種的單産均達到600公斤左右,遠高於其他雜交稻品種在當地的表現。
中國水稻所所長程式華説,紅蓮型雜交水稻的優勢非常明顯,産量高、米質好、適性廣、抗性高,還是低耗性品種,所需化肥量少於其他雜交水稻類型,屬於環境友好型品種。2009年被農業部確認為第三批示範推廣的“超級雜交稻品種”。紅蓮型雜交水稻在各國潛在的種植面積達到3770萬公頃,其對世界糧食安全的貢獻不言而喻。
朱英國表示,今年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巴基斯坦等多國農業部門都提出了進一步深化合作的願望,他們希望在科研、應用推廣、人才培養等多方面也開展合作。紅蓮型雜交水稻品種“走出去”將帶來“多贏”效果:幫助東南亞、非洲等國提高糧食産量和品質,保證糧食供給;有助於中國雜交水稻技術海外推廣,提升中國在世界糧食安全問題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紅蓮型雜交水稻在推廣應用中可以得到更廣闊的生物遺傳資源,有助於選育更好的雜交水稻品種。黃艷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