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五個100%”扮靚美麗鄉村

  • 發佈時間:2015-01-12 06:31:5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李傑

  “早幾年這樣收拾收拾,村裏小夥兒肯定好找媳婦,俺也不用到縣城買房啦!”時值隆冬,海風吹過潔凈的鄉村。在河北省海興縣大張莊村超市裏,張榮娣一邊介紹村裏的處處“巨變”,一邊表達著村民們的喜悅心情。

  位於河北最東南黑龍港流域的海興,是國家級貧困縣,公共財政收入每年2億元。然而,該縣始終把村莊人居環境治理當作重中之重,全縣197個村實現了黃河水管入村率、農村主要街道硬化率、中小學校舍新建率、標準衛生室新建率、夜晚亮化率“五個100%”,一舉成為周邊20多個縣市參觀學習的“示範縣”。

  合理引導,幹部不越位

  近日,記者驅車來到渤海之濱,海興縣委副書記劉國生介紹説,該縣有23萬人口,由山東無棣、河北黃驊和鹽山三縣的邊緣貧困鄉村合併而成,耕地鹽鹼化非常嚴重。

  “改善農村面貌,工作量大、任務繁重,縣裏制定政策時首先考慮到科學實效,但幹部不能‘越位’,農村事情還得要廣大農民兄弟親自動手。”縣委書記賈兆軍説,2014年緊緊抓住河北省實施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縣裏把改造農村人居環境當做“最大民生”工作來抓,施行縣鄉幹部包村、村幹部分片包戶“全覆蓋”方法,深入到一家一戶做動員工作。同時,硬是從依靠上級轉移支付過日子的縣級財政擠出5000萬元,以獎代補科學引導,全面激發了農村群眾的熱情。

  陪同採訪的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蔣連強説,該縣臨海,地下水鹽鹼現象非常嚴重,且含氟量高,故把引黃河水引入廣大農村農戶家裏,解決農民飲水問題擺上首要位置。改善農村居住環境是一項方方面面工程,不僅僅包括居民飲水、街道硬化亮化、校舍和衛生室修建等問題,還包括村莊綠化、環境美化、廁所改造、垃圾處理、文體廣場、村史文化等九大方面,每一方面都有具體小項和指標數據要求。

  縣長陳健告訴記者,2014年該縣通過財政出資、整合上級部門資金及吸引“能人”、企業資金達2億多元。

  積極行動,群眾唱主角

  “開展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根本力量在人民群眾。必須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引領農民搞整治,動員農民唱主角,確保農民得實惠,全面激發農民群眾的創造激情。”劉國生説,這是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提出的要求,也是該縣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農村面貌的著眼點和出發點。

  “下雨天道兒斷,打下糧食賣得賤;蒼蠅蚊子混成隊,垃圾到處都可見。”在趙毛陶鎮北四村,村支部書記孫一峰説,“這是過去的一句順口溜,而現在無論下多大雨,也不用擔心出行不便了,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去年,多次召開廣大村民參加的座談會,認真梳理群眾意見,制定出村莊規劃,硬化道路9297米,新裝路燈63盞;粉刷墻壁1.5萬平方米,建成了村中心廣場、老年活動中心、村莊標識等設施。

  “幹部帶頭,村民積極性一下子就調動起來了。”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付榮鳳是“包村幹部”,她説這在次活動中,許多村幹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去年以來,全縣農民出義務工達200余萬人次,節省建設資金1億多元,成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不竭動力”。

  煥發活力,凝聚正能量為看到“面”上情況,記者先後走訪了大張莊、孫莊、北四、北一、付莊子、劉東等10多個村莊,看到每個村莊都乾淨整潔,都有一處經過精心規劃設計的村民廣場,而且統一粉刷後的街墻上,繪製出了一幅幅圖文並茂、淺顯直白、寓意深遠的農民畫。

  “這文化墻每村都有,俺們叫文化街或文化走廊。”付榮鳳説,這是經過宣傳系統精心規劃設計的,圖片和文字都有要求,目的是教育村民,啟人心智,潛移默化地影響村民思想和行為,進而提高群眾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養。

  在大張莊村廣場上,記者看到長長的廊亭裏擺放著大鼓,剛剛放學的六年級學生張夢河從旁邊走過,隨手敲上幾下,發出“咚、咚咚”的響聲。

  據了解,在改善人居環境行動中,廣大農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較大改變,全縣農村信訪案件下降了一半,實現了赴省級以上信訪為零的目標。有20個“後進村”實現了轉化,數百名農民成為創業致富能手。豆腐營、北四、鄭龍洼等村莊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實現了“美麗鄉村帶動特色産業、特色産業推進美麗鄉村”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

  “既要‘遍地花開’,也要‘長期持久’。”劉國生表示,開展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就是要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讓農民共同分享社會發展成果,今後不僅要杜絕“一陣風”現象,堅持完善好長效機制,而且要堅持197個村莊“整體推進,遍地花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