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海水稻·距科研“落地”有多遠

  • 發佈時間:2015-01-12 06:32:1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去年颱風“威馬遜”和“海鷗”來襲,經受了海水倒灌的“海稻”依舊長勢良好,引來媒體廣泛關注。

  據了解,這種稻穀是由野生水稻培育而成,耐鹽鹼性、耐澇程度極強,還有人戲稱其為水稻界的“戰鬥機”。然而,海水稻的研究發現者之一陳日勝歷經28年的研究繁育成果,究竟離“落地”還有多遠?從試種到推廣,又有哪些值得注意之處?

  海水倒灌易發地區,農田經過海水浸泡會出現鹽鹼化現象,種植海水稻可緩解土壤對農作物的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海水稻並不需要真正用海水來灌溉,在含鹽量0.3%~0.6%土壤中能正常生長,但也並非“越鹹越好”,否則會加重土地的鹽鹼化程度。海南海邊鮮少有荒地和灘塗地,相比之下,海水稻更適合在江蘇等鹽鹼地、灘塗地較多的沿海省份大面積推廣。

  其次要提及的是種子的純度和種質資源的保護問題。如今國內市場上假種子氾濫成災,怎樣的海水稻才是純正可靠的,不僅需要加強監管,還需要農戶有更加敏銳精確的辨別能力。在國內外都處於領先水準的海水稻,既然有世界性意義,其科研成果更需要世界性的保護。

  李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