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食用油銷售旺季價格不漲反跌

  • 發佈時間:2015-01-09 14:31:07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陳穎)記者昨日走訪市場了解到,按照往年市場規律,歲末年初食用油價格及銷量都會有所上漲,但在今年的這個黃金時段,深圳市場上的食用油價格非但沒有上漲,反而是各大品牌的價格持續下降,尤其是大豆油,一些品牌的降幅高達3成。

  食用油價格旺季不“旺”

  “從去年10月份開始,食用油價格就開始下滑,如今離春節只有一個多月了,食用油的價格還跟‘無底洞’似的,跌跌不休。”在深圳經營糧油生意多年的劉老闆表示,往年隨著新春餐飲旺季的到來,市民會購買大量食用油用作走親訪友或家用儲備,食用油價格也會出現小幅攀升,可如今油價未見漲,反倒下跌了。

  記者在多家超市看見,在各大糧油銷售專區,食用油産品的促銷氛圍十分熱烈,隨處可見“買一送一”、“促銷特惠”、“有買有送”等促銷宣傳。仔細查看價格發現,各類大豆油、調和油等食用油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價,一般降幅在10%-20%之間。多力、金龍魚、福臨門等幾款常見品牌的食用油也大打價格戰,品類相近的産品降價均在15元上下。

  景田一家大型超市糧油賣區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去年10月以來,食用油的市場價格就已出現明顯降勢。一些品牌先“降身段”,帶動了其他品牌的連鎖反應,目前幾乎全油種的價格都有不同程度鬆動。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除大豆油、調和油的降幅比較明顯外,不少玉米油、花生油及進口橄欖油的價格也都在下降,只是降幅不同。在所有油品中,大豆油的降幅最大,幾乎降至近6年來的最低價。

  大豆進口價格暴跌是主因

  記者採訪發現,雖然目前食用油需求加大,價格下行,各商超促銷活動不斷,但市場暫未出現大規模搶購現象,市民購買十分理性。業內人士表示,對於普通市民來説,預計春節前的市場需求仍將出現“旺季不旺”的局面,降價促銷將延續。值得提醒的是,食用油的保質期通常是18個月,市民沒必要盲目囤貨。

  去年底一直持續到現在的這波反常行情,除了宏觀經濟整體形勢不好等原因之外,主要與大豆進口價暴跌有關。據悉,國內大豆對外依存度大,大豆油價格主要受全球大豆價格走勢影響。2014年全球油料産量豐收,油脂産量大增使得三大油脂庫存均處於歷史高位。同時,大豆進口量也在不斷創出新高。數據顯示,去年1-11月,中國大豆累計進口量為6287萬噸,較2013年同期的5597萬噸增加12.3%。

  專家表示,大豆進口量不斷增加、進口價格持續下跌帶來了連鎖反應,大豆原料的跌價,導致食用油的成本價格開始下跌,最終大豆油、調和油、部分花生油先後開始降價。

  降價或將成為行業新常態

  對於食用油持續不斷的這波降價潮,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不一定有轉機,因為2015年油脂需求或將保持不振,消費放緩,食用油降價可能會成為新常態。

  食用油價格的下跌也被業內認為是行業洗牌、升級的契機。過往依賴大豆壓榨貢獻業績的相關企業,也開始重視多品種、中小包裝食用油的發展。業內專家認為,糧油企業應加快發展高附加值的産品,如中包裝油脂類的産品,包括豆油、棕櫚油、調和油等;發展小包裝油脂類品牌産品;加大投資特種油生産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