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金融競爭進入“下半場” 電商銀行鏖戰信貸
- 發佈時間:2015-01-09 08:21:42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競爭的逐步升級,電商巨頭在推出理財産品之後,紛紛開始涉足網上信貸領域。繼京東“白條”之後,阿裏于近日推出了“花唄”平臺。與此同時,多家銀行也推出網上信貸業務,迎戰電商巨頭的挑戰,網際網路金融新一輪競爭大幕開啟。業內專家表示,商業銀行和電商平臺各有優勢,雙方的競爭將促進網際網路金融進一步發展。
信貸領域成網際網路金融新戰場
網際網路金融向信貸領域的滲透,早就暗中展開。除了魚龍混雜的P2P公司之外,京東商城推出的“白條”、阿里巴巴推出的“花唄”,以及蘇寧、國美推出的“三零模式”,儘管都沒有明確説明,但是從其業務模式上看,無疑都行了消費信貸之實。而隨著騰訊、阿里巴巴主導的民營銀行相繼浮出水面,這場爭奪勢必還要愈加激烈。
中信證券非銀行金融首席分析師邵子欽認為,網際網路金融的競爭將分為兩個階段,其中第一階段以提升渠道效率為主要內容,網際網路企業在這一時期具有明顯的優勢,“完勝”傳統的金融企業。
在近一年半的時間裏,儘管受到衝擊的商業銀行亦有所反應,“餘額寶”的火熱也助推了商業銀行理財産品市場的火爆,但是整體來看,商業銀行對於以電商巨頭為首的網際網路企業發動的網際網路金融之戰只能被動應付,更不用説推出直接與之抗衡的産品。
“但是到了第二階段,雙方的競爭將在金融服務深化領域展開,傳統金融企業如果具備良好的執行力,仍然可以‘絕地反擊’。”邵子欽説。事實上,無論是理財基金還是眾籌,都沒有觸及商業銀行最為核心的利益,其體量不至於讓商業銀行感到驚慌,只有電商等網際網路企業開始侵蝕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商業銀行才會真正感覺到危機。
商業銀行迎戰電商巨頭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金融的核心是信貸。當網際網路金融開始向信貸領域滲透,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競爭才算真正開始。
立足自身的電子商務業務,國內電商巨頭阿里巴巴、京東商城都已推出“類信貸”業務,基於客戶的交易數據,電商企業能夠有效分析出客戶的信用等級、償付能力,從而做出發放“消費額度”的決定。同樣,騰訊等民營企業旗下的前海微眾銀行既無營業網點,也無營業櫃檯,更無須財産擔保,只是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和大數據信用評級發放貸款。
純線上、無擔保、大數據,已經成為網際網路信貸領域的“標配”,建一個網站就自稱“網際網路金融”的手段再不能暢通。隨著網際網路金融向信貸領域的滲透,商業銀行的“自留地”遭受侵蝕,一些商業銀行也在謀劃“收復失地”,推出自己的純線上信貸平臺。
比如浦發銀行推出的“網貸通”,就以“純線上、無抵押、5分鐘完成”作為宣傳亮點;建設銀行推出的“快貸”也是全程線上操作。業內人士預計,隨著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競爭的進一步加劇和商業銀行改革的深入,其他商業銀行也將陸續推出類似的平臺。面對來自商業銀行的衝擊,電商巨頭又有幾成勝算?
——風險控制。業內人士指出,做線上信貸業務最為核心的問題就是風險控制。浦發銀行零售業務總監汪素南認為,要真正做到純線上貸款,少不了充分的數據準備和通過數據分析對借款人信用狀況的合理評估。事實上,作為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阿里巴巴和京東自身所積累的用戶數據已經足夠,而商業銀行卻還需要和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使用它們的交易流水建立起風險評估系統。然而也有業內人士指出,信貸業務畢竟是傳統商業銀行的看家本領,商業銀行在信貸運作、風險控制等方面“理應”更有優勢。
——用戶體驗。在這一點上,商業銀行已經“蠻拼的”,“純線上、無擔保、5分鐘完成,未使用額度不計息”的産品設計,也表明瞭商業銀行和網際網路企業一決高下的勇氣。然而,在用戶體驗部分,幾乎不會有人更看好商業銀行,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勝軍表示,電商企業是網際網路金融的最先開拓者,它們在網際網路産品的設計、包裝、運營上有更為豐富的經驗,能夠將用戶體驗做到極致,這是傳統的商業銀行在短期內難以超越的。
——資金實力。商業銀行的資金實力雄厚自不必質疑,但是電商巨頭的資金實力亦不容小覷。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一方面,作為美股上市公司的阿里巴巴和京東集團都有著充足的賬面資金,足夠支撐其“燒”上一陣子;另一方面,以購買電商平臺商品為主要模式的消費信貸,類似于較低額度的“信用卡”,對資金的要求遠不比商業銀行的傳統信貸。
“攪局者”將改寫金融生態
無論如何,商業銀行的加入,成為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新的“攪局者”。專家表示,儘管從個人消費信貸來説,消費信貸和網上購物具有天然的黏合性,阿里巴巴和京東這類電商平臺更有優勢,但是如果從整個信貸業務來説,還是傳統金融企業更為擅長,不能排除嫁接了“網際網路思維”的商業銀行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重新掌握主動權的可能。
然而,談論“網際網路思維”最多的,恰恰是傳統行業。對於網際網路巨頭來説,“網際網路思維”是與生俱來的基因,而傳統行業要想獲得“網際網路思維”,還需要經歷漫長的學習和探索。“相比于網際網路技術的使用,這種思維模式的轉變將是一個相當艱難的過程。”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范劍勇認為。
此外,阿里巴巴的理想似乎並不止於此。螞蟻金服相關負責人曾表示,肉眼可見的理財、信託、信貸等業務只是網際網路金融的冰山一角,雲計算、大數據和信用體系等底層平臺才是網際網路金融真正的核心。阿里巴巴旗下眾安保險總經理陳勁也表示,網際網路技術的數據處理能力已經遠遠超出肉眼可以觀察的範疇,網際網路技術正在“重塑金融的生態”。
長江商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李海濤認為,網際網路技術滲透到傳統業態當中,消除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減少了很多並不産生財富的中間環節,最大程度地消除了仲介的“摩擦”,使得交易行為更為“光滑”。專家表示,網際網路金融的爭奪進入到傳統信貸領域,商業銀行的大舉反擊也在意料之中,但是鹿死誰手,仍難定論。
何況,遊走在監管邊緣的網際網路金融體系正獲得監管體系的認可。在已經批復的3家民營銀行中,兩家是由網際網路企業主導。騰訊作為大股東的前海微眾銀行業已經開門揖客,而阿里巴巴主導的浙江網商銀行也正呼之欲出。一位不願具名的某城商行負責人表示,這些由網際網路企業主導的民營銀行,既有網際網路公司“服務草根”的基因,又擁有了銀行業務的牌照,這兩者的結合勢必要對傳統的商業銀行構成一定的衝擊,甚至倒逼傳統商業銀行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