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To Be Or Not To Be

  • 發佈時間:2015-01-09 00:32:18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果《讓子彈飛》是站著把錢掙了的故事,那《一步之遙》就是站著把錢花了。”姜文這樣“解讀”他的《一步之遙》。曾經的“讓子彈飛一會兒”經典到足以令姜粉們“讀懂”《讓子彈飛》,而“To be or not to be?”卻讓姜粉們對《一步之遙》有點兒不明所以或無所適從。

  姜文是以自己的方式表達著他對愛情的理解,對悲傷的理解。兩心相悅卻始終一步之遙,這是姜文式的悲傷愛情。其中的悲涼,其中的無奈,都在那一步之遙的欲罷不能。

  “To be or not to be?”這句莎士比亞經典悲劇《哈姆雷特》中的戲劇臺詞為《一步之遙》定下了一個關乎“抉擇”與“悲傷”的基調。《一步之遙》為我們講述了兩段欲罷不能的一步之遙。完顏英深愛馬走日,希望能夠嫁給他,而馬走日對完顏英卻完全“走日不走心”。反觀馬走日對武六,自小的一份憧憬,內心種下的愛情種子只是還未發芽。用姜文在電影裏的臺詞概括就是“完顏總是讓他不自覺地不三不四,武六卻讓他老七上八下地想裝正經”。出乎意料的是,武六不顧一切地要拯救他,因為她愛他。這本來是一件歡喜的事情,但馬走日卻歡喜不起來,在失去完顏英之後,他意識到愛的沉重,甚至危險。他想到的是,愛一個人,就得願意為她生為她死。他怎麼舍得讓武六因為自己而死掉呢?面對愛情與死亡,“To be or not to be?”的命題呈現在眼前,他沒有猶豫,留下心愛的人以“生存”,自己奔向“毀滅”。“To be or not to be?”在抉擇中,姜文詮釋了“愛的一步之遙”所包裹著的悲涼與哀傷。

  一千個讀者會造就一千個哈姆雷特。我非姜粉,但卻對《一步之遙》願意點讚。姜文的電影始終是帶著一種特有的氣質和情懷,其語言風格和敘事手法有著濃濃的姜文味道。特別是《一步之遙》開篇不久的大型歌舞、中途穿插的黑白默片及後段的歌劇演繹,這其中盪漾著的“姜文味”讓我們直到觀影結束還多少有些欲罷不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