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聞分析:法國《沙爾利週刊》為何遭遇恐怖襲擊

  • 發佈時間:2015-01-08 07:33: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巴黎1月7日電(記者應強 韓冰 鄭斌)位於巴黎的法國諷刺雜誌《沙爾利週刊》總部7日遭到武裝分子襲擊,目前已造成12人死亡,另有多人受傷。這是近些年來法國遭受的最為嚴重的恐怖襲擊。

  襲擊案發生不到一個小時,法國總統奧朗德就發表講話,稱“這無疑是一起恐怖襲擊。”奧朗德表示,法國近幾週已挫敗幾起恐怖襲擊陰謀,法國將加強警戒,防止類似襲擊再次發生。法國總理瓦爾斯隨即宣佈將巴黎大區反恐級別提升至最高級。

  恐怖襲擊為何發生在巴黎?為何選擇性地針對《沙爾利週刊》?

  實際上,法國近年來一直保持著比較高級別的反恐狀態。在車站、機場和主要旅遊景點,經常能看到荷槍實彈的軍警巡邏。巴黎主要景點埃菲爾鐵塔最近5年來多次受到虛假炸彈的威脅。

  法國擁有歐洲最大的穆斯林群體,作為曾經的殖民地宗主國,法國與北非、西非等地區一些穆斯林國家有著傳統聯繫。近年來,從利比亞、馬利到敘利亞和伊拉克,法國也一直保持著積極介入的軍事和外交手段。在西非、中非和中東都發生了不少法國人遭綁架案件。另外,在敘利亞和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控制地區有近千名法國人參戰,其中殺死英國人質的兩名極端分子就被證明是法國人。

  上個月,在法國連續3天發生惡性襲擊警察或平民事件,大多帶有伊斯蘭極端分子色彩。雖然法國政府一再撇清上述3起襲擊案之間的關係,但有兩名涉案者高呼“真主至上”,無疑這與伊斯蘭極端組織的教唆和宣傳有關。瓦爾斯上月曾公開表示,法國從來沒有像現在一樣面對如此嚴重的恐怖襲擊威脅。

  《沙爾利週刊》是法國著名的諷刺雜誌之一。法國媒體有諷刺時政的傳統,著名的《鴨鳴報》也因經常將政治人物作為調侃對象多次被告上法庭。而《沙爾利週刊》則更為大膽,早在2012年,該雜誌將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作為漫畫人物,漫畫的題目則選取了當時紅極一時的電影《不可觸碰》,諷刺意味非常明顯。《沙爾利週刊》還曾創作半裸的穆罕默德漫畫形象。

  《沙爾利週刊》因為刊登宗教類的諷刺漫畫多次受到襲擊警告,幾年前其辦公室就曾受燃燒彈的襲擊。在這次襲擊中,《沙爾利週刊》主要漫畫家沙爾博、卡布等4人喪生。據法國媒體報道,有目擊者聽到襲擊者高呼:“我們為先知復仇了”。

  襲擊案發生後,奧朗德呼籲全國團結一致,並要求保護所有可能遭受類似襲擊的地點。當地時間7日下午,法國政府在總統府愛麗舍宮召開部長級會議。各新聞機構、大型商場、車站、宗教場所的安全措施得到加強。法國警方一名負責人在接受法國電視臺採訪時説,目前兇手已逃逸,警方正在抓捕。

  襲擊案發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巴黎,造成的恐怖效果令人震驚。而震驚之餘,法國媒體已開始對長期以來法國的移民融入政策和外交政策進行反思。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