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廣東人穿越回唐朝可以交流無障礙?

  • 發佈時間:2015-01-07 08:32:07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説古代中國是講粵語的。用粵語讀唐詩,比普通話更有韻味,因為後者已經被滿語等改造得偏離了古音。同樣的版本還有閩南語等。真的是這樣嗎?

  古代的讀音究竟是怎樣的?回答這些問題,要先從漢語的獨特性質説起。與拼音文字不同,漢字在很大程度上獨立於語音。也就是説,語音的改變並不反映在文字上。這一特點不但讓一般人對於語音的變化缺乏意識,還給研究歷史音變的專家增添了麻煩。古人並沒有留下任何音頻、視頻,現代讀音又受歷史變遷干擾,語言學者怎麼知道哪些是古音呢?

  目前,學界普遍以《切韻》《廣韻》等書中的語音作中古漢語基準,復原可信度已經相當高了。 那麼,以此來對照,粵語是否就符合古代的讀音呢?廣東人是否可以順利穿越回唐朝,交流無障礙?

  遺憾的是,這是個徹頭徹尾的幻想,沒有一丁點兒可信的成分。

  和現代一樣,古代的地區之間也存在語音差別。在唐朝時,廣東還屬於中原人眼中的蠻荒地區,韓愈在被貶至潮州時絕望到寫出了“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的詩句。它和其他地區,特別是“高大上”的中原口音存在著差別。

  真正地位崇高的語音,一向是中原讀書人的口音,尤其是洛陽一帶。南宋陸游《老學庵筆記》中仍有“中原惟洛陽得天下之中,語音最正”的説法。

  但是,即使粵語不是唐朝官話,但相對於北方官話,粵語真實地保留了不少中原舊音。中唐以後,北方陷入長期的戰亂和異族統治,漢語由中古漢語轉換為近古漢語。在唐懿宗時,胡曾有《戲妻族語不正》詩,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語音變化。此時,偏居一隅的嶺南地區卻很少受到北方發生的音變影響,被“高大上”的中原知識分子注意。

  宋元明清4個朝代,北方語音變化很大。相對而言,嶺南地區更加安定,語言的保守性愈加突出。經濟的發展,更令曾經的蠻荒之地挺起了腰桿。尤其是廣州,發展水準逐漸高於中原地區,嶺南人的文化自信逐漸增強,並自視為古中原的繼承者。

  廣州人陳澧在《廣州音説》裏面指出:“至廣中人聲音之所以善者,蓋千餘年來中原之人徙居廣中,今之廣音實隋唐時中原之音,故以隋唐韻書切語核之而密合如此也。”陳澧可算是粵語為唐朝官話説法的濫觴了。(文/鄭子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