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人民日報:為何要讓小馬鈴薯成第四大主糧

  • 發佈時間:2015-01-07 07:21: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本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馬鈴薯是菜還是糧?在6日舉辦的馬鈴薯主糧化發展戰略研討會上,豐富多彩的馬鈴薯主食製品令人大開眼界。馬鈴薯全粉佔比40%的饅頭、麵包,馬鈴薯花生冰凍曲奇、馬鈴薯榛子千層酥、馬鈴薯芝士蛋糕等,都顛覆著人們對小馬鈴薯的認知。

  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在會上表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馬鈴薯主糧化發展,努力推動形成馬鈴薯與穀物協調發展的新格局。據介紹,馬鈴薯有望成為稻米、小麥、玉米之外的第四大主糧作物,種植面積將逐步擴大到1.5億畝,年産鮮薯增加2億噸,折合糧食約為5000萬噸,將顯著提高國家糧食安全保障水準。

  專家表示,馬鈴薯主糧化的內涵,就是用馬鈴薯加工成適合中國人消費習慣的饅頭、麵條、米粉等主食産品,實現馬鈴薯由副食消費向主食消費轉變、由原料産品向産業化系列製成品轉變、由溫飽消費向營養健康消費轉變,作為我國三大主糧的補充,逐漸成為第四大主糧作物。

  據介紹,未來我國糧食消費需求仍呈剛性增長趨勢,到2020年糧食需求增量在1000億斤以上。但受耕地水資源的約束和種植效益的影響,小麥、水稻等口糧品種繼續增産的成本提高、空間變小、難度加大,需要開闢增産的新途徑。馬鈴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適應性廣,特別是開發利用南方冬閒田,擴種馬鈴薯潛力很大。此外,我國馬鈴薯産量相對較低,依靠科技提高單産的潛力更大。

  尤其從節水角度來看,推進馬鈴薯主糧化,利於緩解資源環境壓力,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馬鈴薯生長需水較少,其最低蒸騰系數(需水量)只有350,而小麥、水稻分別是450和500。在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的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穀物類作物生長髮育困難,而馬鈴薯不僅能正常生長,還能減少水土流失。農業部去年在河北衡水組織試驗,在年降水量500毫米的華北地下水超採區,完全雨養條件下馬鈴薯畝産仍達到1.8噸。農民種馬鈴薯省水、省肥、省藥,還省勁。

  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主任萬寶瑞介紹,馬鈴薯被稱為“十全十美”的營養産品,富含膳食纖維,脂肪含量低,有利於控制體重增長、預防高血壓、高膽固醇以及糖尿病等。馬鈴薯主糧化有利於改善居民的膳食營養結構。

  專家建議,馬鈴薯主糧化涉及科研、生産、加工、流通、消費等多環節,需要不斷加大扶持力度,集中力量攻關。尤其需要強化主糧化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力度,推進主糧化有序開展。強化規劃引導和主糧化技術模式攻關,加快選育一批優質、高産、抗逆、綜合性狀優良、適宜主糧化的專用品種。同時加強主糧化加工工藝改進和完善,開展不同馬鈴薯品種的營養成分比較分析,研究最優的配比,開發最好的産品。重點攻關馬鈴薯全粉佔50%的麵條、饅頭、米粉等配方及加工工藝流程,加快研發適宜馬鈴薯主糧化的加工機械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