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有望成為我國第四大主糧
- 發佈時間:2015-01-06 18:20:4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月6日電(記者王宇)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6日表示將力爭通過幾年不懈努力,使馬鈴薯的種植面積、單産水準、總産量和主糧化産品在馬鈴薯總消費量中的比重均有顯著提升,讓馬鈴薯逐漸成為水稻、小麥、玉米之後的我國第四大主糧作物。
余欣榮是在“馬鈴薯主糧化戰略研討會”上作如上表示的。他説,今後要通過推進馬鈴薯主糧化,因地制宜擴大種植面積,在不擠佔三大主糧的前提下,由目前的8000多萬畝擴大到1.5億畝,把馬鈴薯畝産量提高到2噸以上,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目前馬鈴薯生産配套栽培技術日趨成熟,整合了以農機為載體的雙壟、覆膜、滴灌、水肥一體化等關鍵技術,並成功開發了馬鈴薯全粉佔比35%以上的饅頭、麵條、米粉等主食産品和麵包等休閒食品。此外,馬鈴薯脂肪含量低,蛋白質品質高,熱量比小麥、水稻低,符合當前我國居民膳食多元、飲食健康的追求。這些因素都將為馬鈴薯成為我國主糧産品奠定物質和社會基礎。”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主任萬寶瑞説。
推進馬鈴薯成為我國主糧産品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意義重大。記者從農業部了解到,到2020年我國糧食需求增量將達到1000億斤以上,但受耕地資源的約束和種植效益的影響,小麥、水稻等口糧品種繼續增産的空間變小、難度加大。而馬鈴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適應性廣,種植起來更為容易,屬於“省水、省肥、省藥、省勁兒”的“四省”作物。
馬鈴薯,俗稱馬鈴薯,是世界第四大糧食作物,其在我國種植歷史已有400多年,面積達到8000多萬畝,但受消費習慣和市場需求等影響,我國馬鈴薯生産消費總體呈現增長速度不快、生産水準不高、發展參差不齊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