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該跳出“燒錢”思維了

  • 發佈時間:2015-01-06 14:31:03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蔣婭婭

  就在上周,滴滴打車試運作了兩個多月的“滴米”系統正式上線。用滴滴首席技術官張博的話來説:從行銷驅動走向運營驅動,能夠促進滴滴進一步發展。

  言下之意,滴滴不想繼續“燒錢”大戰了?因為所謂的行銷驅動,就是持續不斷的“燒錢大戰”。從公開的數據來看,僅僅2014年上半年,滴滴和快的兩大打車軟體企業“燒”掉的錢就超過24億元;下半年,“燒錢”大戰繼續,只是戰場悄悄轉移至商務租車領域了。

  錢“燒”了,效果如何?且看計程車司機,左手滴滴,右手快的,搶單接單越來越熟練;而對大量乘客而言,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手機上安裝了打車軟體。基於這一點,滴滴和快的“燒錢”補貼用戶,在初入市場時確實起到了打開局面的作用。

  然而,要真正贏得市場,還是要提供更優質的用戶體驗。回顧這一年,在滴滴和快的逐步減少補貼額度的一段時間裏,打車軟體用戶在減少。而且,市場上也有不少質疑的聲音:網際網路思維強調用戶體驗,但打車軟體似乎並沒有改善原本的計程車市場格局,反而在某些細節設置上還使計程車服務品質下降了,比如揚招打車更難了,司機有機會挑客了,乘客加小費擾亂價格體系,等等。

  再説運營驅動。滴米是什麼?它是司機“人品”的量化值,説具體點,就是給予司機虛擬積分(也就是滴米),司機不挑客接差單有獎勵。司機依靠攢滴米,也積攢更多的“人品值”,終有一天會爆發,屆時滴米可換取搶單優先權,系統甚至可獎勵擁有更多滴米的司機獲取好單。

  “滴米”作為一個依託大數據的調度系統,滴滴希望能夠通過這一系統創新,規避司機挑肥揀瘦,平衡市場,以推動計程車行業更加良性競爭。

  “燒錢”終究不可持續。通過大數據的運用,改進技術,完善市場,優化體驗,才是網際網路思維價值所在。這一句忠告,無論是對傳統行業,還是對網際網路企業自身,都是適用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