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投資者如何“熬過”牛市?

  • 發佈時間:2015-01-06 08:33:32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明晰了本輪牛市的成長路徑,有助於投資者更準確、堅定地把握未來。投資者也必須明白,就算大盤股、藍籌股的前景十分光明,漲多了之後也充滿風險,好股票暴跌的情況在牛市中也經常出現。

  昨天是2015年第一個交易日,A股迎來開門紅。滬深兩市高開高走,在煤炭、有色金屬、石油石化等板塊帶動下,滬指突破3300點整數關口,收盤大漲3.58%,創出5年多新高。

  牛市一旦開始,其上漲幅度和持續時間往往超出市場想像。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最後一個交易日,A股以超過2%的大漲收官,為2014年的股市畫上了圓滿的句號。2014年的中國股市,一改持續數年的熊冠全球慘景,一躍成為全球股市漲幅的年度冠軍,上證綜指全年上漲1118點,漲幅近53%。所謂“量為價先”,成交量是股市上漲的基礎,2014年中國股市大漲,而屢放天量的成交金額也成為亮點。去年12月9日滬深兩市單日成交金額突破1.2萬億元,創出歷史天量。伴隨鉅額成交量的不斷放出,中國A股在去年一舉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股市的全球第二大市場。

  然而,對廣大股民而言,牛市的錢也沒那麼容易賺。一家知名網站的調查顯示,去年有超過7成的投資者實現盈利,但仍有近18%的股民出現虧損。去年11月份央行降息,徹底點燃了市場激情,在資金充沛的市況下,金融、地産以及石化雙雄等流動性良好的大盤股,成為市場新寵。之後,股市出現了較為罕見的“滿倉踏空”景象——大盤股快速上漲,許多股民大量持有的小盤股、題材股卻橫盤不動甚至大幅下跌,這些人因此錯失行情。一些投資者在熊市中持有小盤股賺了錢,然而這些利潤卻賠在了激情燃燒的牛市裏,“牛市難熬”的哀嘆也由此而生。

  投資者如何避免再次遭遇2014年的“滿倉踏空”,甚至是“滿倉套牢”?以史為鑒,可以幫助投資者看清牛市的脈絡,並由此把握未來,進而提高投資成績。去年上半年,上證綜指一直圍繞2000點整數關口苦苦掙扎,伴隨2000點不時跌破,市場也不斷被愁雲籠罩。如同歷次牛市一樣,行情總是在悲觀中展開,5、6月兩個月份連續的小幅上漲,讓望眼欲穿的股民感到暖意,7月後股市漲幅逐月擴大,市場信心大振,牛市也呼之欲出。

  本輪牛市的爆發,離不開政策支援以及改革紅利釋放。央行降息、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啟動、以“一帶一路”為代表的“走出去”戰略實施,這些政策都是國字號大盤股獲得市場青睞的邏輯基礎,也是股市大漲的基礎。近年來,樓市居高難下,大宗商品、銀行理財等渠道的投資機會也明顯減少,在這種局面下,場外增量資金開始逐步涌向股市。過去幾年,A股的熊市主要是由大盤股低迷造成的,“熊市”中各種小盤股、題材股則是輪番上漲,其中涌現出不少“五倍股”甚至“十倍股”。即使從博弈的角度看,新入場的增量資金也絕不會接手被爆炒過的題材股。大盤股、藍籌股幾乎成為增量資金的不二選擇,這也是本輪牛市由大盤股主導的重要原因。

  明晰了本輪牛市的成長路徑,有助於投資者更準確、堅定地把握未來。投資者也必須明白,就算大盤股、藍籌股的前景十分光明,漲多了之後也充滿風險,好股票暴跌的情況在牛市中也經常出現。與牛市的瘋狂保持距離,拒絕與市場一起“任性”,從最微觀的角度發現投資價值,用最簡單的方法感悟市場,用最平和的心態捕捉機會,這也許是股民“熬過”牛市的最好辦法。樊大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