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A股捕鼠計:證監會監控賬戶朋友圈 18基金經理落網

  • 發佈時間:2015-01-05 15:14:2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日是2015年A股市場的第一個交易日,早盤兩市雙雙高開,滬指報3266點,再創近5年新高。分析人士認為,假期後首日紅盤是大概率事件。

  回顧2014年A股市場,最引人關注的無疑是證監會的“捕鼠”行動。《法制晚報》記者統計發現,通過大數據監管,從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年底,證監會已對涉嫌建立“老鼠倉”的至少18人進行立案調查,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經理。

  那麼,監管部門如何依託大數據佈下天羅地網?記者採訪多名業內人士,為您揭秘“大數據”。

  怎麼抓 證監會“捕鼠” 用上大數據

  2014年11月27日,上海5名基金經理因涉“老鼠倉”被監管部門帶走。據某大型證券公司的投資部主任劉勇(化名)透露,該項調查正是緣于交易所監控到的異常數據。不久後,證監會也公開對外宣稱,其依託大數據系統,強化了針對市場操縱的線索篩查和調查工作。

  “通過大數據挖掘,可將所有可疑賬戶納入實時監控。”化名“埃米”的業內人士介紹,通過數次的電腦大數據模擬分析,監管部門可以還原幾乎所有看似無關但本質上相關的賬戶之間的交易關聯。

  曾主管證券監管工作的陳順(化名)認為,大數據相當於監管部門的“攝像頭”,有助於發現問題並立即展開調查。監管部門還會對涉案人員的日常通信和社交工具進行監控,以獲得更多可靠證據。

  老資歷

  劉勇認為,基金經理“犯事”頻率與其資源積累密切相關,“通常情況下,當基金經理時間越長,手裏掌管的資金額度越大,客戶資源就越多,也更便於操作‘老鼠倉’。”

  怎麼抓

  將基金經理所有親屬賬戶納入監控,並對與這些賬戶同時買入或賣出的賬戶進行監控,圈定特定賬戶進入重點觀察。

  對進入重點觀察的賬戶進行二次相關性分析,通過多次模擬,得出一定的關聯度證據後,進入具體調查賬戶實際控制人階段。

  通過對賬戶實際控制人的暗訪和調查,逐步厘清其與特定證券從業者的關聯,得出具體證據。

  其他

  監控內容

  手機、微信、QQ、微網志私信等日常通信和社交工具

  對數日內的通信數據進行恢復

  涉股票

  對於涉案的股票型基金比較多的現象,劉勇稱這是因為其操作空間比較大,“對股票做‘老鼠倉’,最容易實現暴利增長,這是別的基金類型難以匹敵的。”

   抓了誰

  涉案人員

  華夏基金 羅澤萍

  劉振華

  匯添富基金 蘇競

  海富通基金 蔣徵

  陳紹勝

  牟永寧

  程崠

  黃春雨

  上海好望角 鄭拓

  光大保德信 錢鈞

  中國人壽資管 鄧瑞祥

  高學歷

  劉勇表示,目前基金行業招錄新人的基本標準就是碩士研究生學歷,而且必須是科班出身。

  涉案人員

  博時基金 馬樂

  華寶興業 牟旭東

  東吳基金 魏立波

  匯豐晉信 林彤彤

  中郵基金 厲建超

  上投摩根 歐寶林

  上海重陽 李旭利

  待判決

  劉勇認為,監管部門確實可以從數據中找出一些端倪,“但‘老鼠倉’通常涉及操控者的諸多親朋好友,這種錯綜複雜的關係網會給取證帶來很大困難。此外,股票交易量大,調查時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因此進展較慢。”

  “在西方成熟市場,股票投資大多交由機構投資人處理,但在我國卻並非如此。如果‘老鼠倉’繼續橫行,整個行業將喪失公信力。”劉勇認為,2014年證監會大力打擊“老鼠倉”,主要是想通過此舉提高國內資産管理業務的權威性,“預計2015年仍將處於高壓態勢,打擊力度比2014年更大。”

  陳順則表示:“2015年及未來,大數據這一技術手段將幫助監管部門扭轉此前相對被動的地位,讓違規、違法操作無處遁形。”(記者 宋立偉 謝家樂)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