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跳樓”鬧劇中沒人“活該倒楣”
- 發佈時間:2015-01-05 02:31:06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議論風生
政府部門雖然沒有充分必要的理由為他們的財富損失去買單,但為他們提供法治環境的兜底、不讓他們徹底淪為“活該倒楣”的受害者,也有著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昨天網路滾動播報的山西朔州市發改委樓頂10多人“集體跳樓”鬧劇,最終以官方通報的“當事人情緒穩定”而告一段落。
這幾個準備跳樓的追債者,之所以走上了朔州發改委樓頂。是因為與案情相關的主要角色,便是朔州市發改委散裝水泥辦公室主任馬愛斌。
相關報道稱,作為朔州市發改委官員、山西和利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出資人之一的馬愛斌,在兩個月前已經卷款1.8億潛逃。而山西和利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也已經進入司法程式。走上樓頂以死相脅的人們,是想通過政府為其追回損失。
這10多人上樓的時候,就有任性的網友直呼“活該倒楣”,認定受害者也是因為貪財,或者因為偏信馬愛斌的官員身份,“權迷心竅”,才上了騙子的道兒。跳樓相脅無疑不足取。但要説這事跟政府部門一點沒有關係,恐怕也過於絕對。至少在官員經商、在這家投資公司的監管上,還是給違法犯罪留下了有縫可鑽的空間。
但是,透過這場不正當的維權行為不難發現,雖説這批受害者,是有著權迷心竅的僥倖心理在內的;雖説“散裝水泥辦公室”這個機構聽起來有些古怪,但畢竟是發改委的官方機構,畢竟集資者有著“辦公室主任”的堂堂官銜,畢竟這個官是山西和利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的出資人之一,倘若這種背景的身份還不可靠,恐怕可靠的人就難找了。
遺憾的是,現實還真就這麼骨感。散裝水泥辦公室主任集中了散戶投進來的錢自己跑了。受害者眼裏,跑了管散裝水泥的官,卻跑不了發改委的廟,於是便有了以“集體跳樓”相脅、倒逼政府部門出面解決官員卷錢跑路事件的鬧劇。
從某種意義上説,對於官員集資的信任,其實包含著這些貪圖暴利的人們對於權力監管的信任因素在內的。他們既是投機者,也是權力沒被關進籠子的受害者。政府部門雖然沒有充分必要的理由為他們的財富損失去買單,但為他們提供法治環境的兜底、不讓他們徹底淪為“活該倒楣”的受害者,也有著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劉雪松(媒體人)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