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電視劇:2015探索“復興計劃”
- 發佈時間:2015-01-02 17:04:5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上海1月2日電(記者許曉青)“影視文藝創作如果都局限在‘大城市、小生活’裏,那就顯得小了。”中廣聯電視劇編劇委員會會長、國家一級編劇高滿堂日前在上海為“海派”電視劇創作“號脈”時這樣説。
進入2015年,上海正加緊探索“海派”電視劇的“復興計劃”。2014年,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廣局等聯合創辦了“上海影視四季沙龍”,邀請國內實力派編劇、導演、製片人為“海派”原創出謀劃策。編劇“大腕”高滿堂、王宛平,導演閻建剛、劉江,製片人侯鴻亮、蔡藝儂等先後相聚黃浦江畔,展開“頭腦風暴”,探討“海派”影視文藝創作新方法、新路徑。
“上海早年有《圍城》《孽債》等響噹噹的作品,南北文化在‘海派’影視劇中共融共通,不少老一輩編劇都是我的老師,今天似乎缺少了這樣宏大敘事、國家情懷的大製作了。”高滿堂坦言。
近年來,上海在主旋律影視劇創作中也涌現出《開天闢地》《焦裕祿》等佳作,在都市題材領域則孵化出《愛情公寓》系列、《生活啟示錄》等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劇集。但上海的影視作品生産也面臨創作視野相對局限、人才聚集較難形成合力等挑戰。
創作熱播劇《團圓飯》的編劇王力扶進一步分析認為,不僅在上海,其實在全國,現實主義題材影視創作也都面臨“瓶頸”和困惑,“我們這代人所創作的現實題材,可能有不少是‘偽現實’。真正的現實主義要穿透社會生活、社會現象,刺痛社會神經,啟迪觀眾對自己的生活有所思考。”
知名編導的腦力激蕩,進一步激發了上海文藝界對影視文藝創作的反思和自省。上海廣播電視臺影視劇中心主任王磊卿認為,縱觀目前市場上的影視創作,特別是圍繞大都市生活的創作,仍存在“偽話題多,真思考少;寫小家庭多,寫大社會少;‘嘻哈不過腦’的多,追求真情實感的少”等問題。
“上海影視四季沙龍”主持人、國家一級編劇王麗萍認為,地方影視文藝創作不能囿于一方狹小空間,也需要“借他山之石”、集全國之力,形成大江南北不同文藝特點的融通局面,再推進影視文藝創作,將更上一層樓。
據了解,上海所搭建的影視劇創作交流平臺已開始孵化部分項目。2015年,由軍旅藝術家李洋策劃、監製的《鐵血淞滬》,王麗萍編劇的《大好時光》等已確定由上海出品。此外,都市題材劇《小別離》《保姆李夏》等也在上海達成了相關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