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編劇劉和平:我會尋找歷史背後的歷史

  • 發佈時間:2014-10-22 08:36:28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衛毅

  劉和平編劇的《北平無戰事》,最近成為最火的電視劇。這部七年磨一劍、正在熱播的歷史大劇,不僅吸引了廣大觀眾的目光,更在電視圈引發強烈反響。這一次,對於曾經編過《大明王朝》等名劇的劉和平來説,似乎太長了——7年裏,他就寫了這一個劇本。7年裏,這部電視劇7次投資,7次撤資。“現在是第3個劇組拍出來的,我是貼著錢在搞,自己都貼了一兩百萬元了。有一定的責任感,我才能堅持7年去搞這一部戲”。承擔責任感——大概也是他編寫所有歷史劇的初衷。

  搞創作要了解民族的歷史文化形態

  記者:你編的都是歷史劇,那你的歷史觀是怎樣的?

  劉和平:如果説歷史觀,我一般都是從歷史文化形態看問題。不會局限在哪個斷代史,哪些人物,哪些事件。搞創作一定要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形態,特別是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歷史文化形態。另外,還要了解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文化形態與歐美日韓文化的不同之處。否則,人家出一個什麼東西,火了,好看了,我們就去模倣,往往模倣得不像。因為他們是用他們的文化形式錶現出來的,那是符合他們歷史文化形態的東西。

  比方説歐美文化的典型是海洋文化,中國持續時間最長的,最有代表性的是大河文化。大河文化是以農業文明作為主流文化的文化形態。我們如今處於文化的轉型期,是從大河文化向海洋文化轉型的時代,只是我們的生活形態依然沒有轉過來。大河文化的表現形態是家族文化,家族文化的特徵是祠堂。海洋文化的表現形態是社區文化。你看美國那些大城市,都叫第幾街區。現在提出我國提出城鎮化,就是告訴大家,我們正在向社區文化轉型。但是,人家用了400年,我們用三四十年就要轉,一下轉不過來。

  影視文化是工業文明的産物,本來就是海洋文化國家發明的,不是我們發明的,所以人家的表現,從形式到內容都很自然。我們就只是模倣,而且只講收視率。我不會跟著去做這些。要説我的歷史觀,就是“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記者:《北平無戰事》的歷史並不久遠,相比于明清的歷史,民國史更難處理,你有什麼樣的編劇方法論?

  劉和平:也沒有什麼訣竅。首先,你要認識到,今天人們依然深刻地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只要你把傳統文化非常準確真實地呈現出來,他們就會有很強烈的情感共鳴。其次,必須站在今天的角度和高度去看待歷史。我的東西一定跟現實有密切的關聯。

  記者: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

  劉和平:對。這是一個論斷。還有一個論斷就是——歷史是過去與現在之間永不休止的對話。不同的時期,跟歷史的對話是不同的。我今天都是在跟歷史對話。我還是有一定的信心,包括過去寫的東西,幾十年之內你再去看,大家也能接受。我從2007年開始構思這部劇,如果我只是看2007年的口徑是什麼,然後根據這個去寫,那今天肯定用不上,這個就一定是功利主義的東西。

  我表現的是歷史的合理性

  記者:從《大明王朝1566》看出你編劇截取的時間都很集中,而且都試圖展現那個時間段的核心問題,《北平無戰事》看上去也有相似之處。

  劉和平:我截取了1948年8月~1949年1月這段時間。這段時間裏發生了一件特別重大的事。這件事發生與不發生,改變不了國民黨的命運,但畢竟發生了。這就是幣制改革。我這部戲裏面最主要説的是這件事兒。國民黨沒想到,共産黨也沒想到,後來這短短的1年多時間,國民黨倒臺,共産黨取得了解放全中國的勝利。

  1948年8月19號,國民黨宣佈幣制改革;9月12號,共産黨發動遼沈戰役。遼沈戰役主要的戰略方向是打錦州,這能夠把華北戰區和東北戰區隔開來。緊接著,在離上海、南京不遠的地方發動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是最後發動的。

  我們平時只是從軍事的角度去看三大戰役,很少從經濟角度去看。當時,國民黨的經濟已經瀕臨崩潰的邊緣,試圖依靠美國的幫助,發行新貨幣,穩定國統區。但那已經是窮途末路,試圖挽狂瀾于既倒。真走到那一步,政權差不多就完了。一定要以史為鑒的話,我們的鑒就是國民黨。還有一點,這部戲裏對國民黨的評價和表現比較客觀,尤其是對蔣經國領導的鐵血救國會的表現,這些人還是很不錯的。

  記者:蔣經國和鐵血救國會這撥人被認為是當時的第三種勢力。

  劉和平:差不多。蔣經國1948年成立鐵血救國會,他在成立大會上有番講話,提出堅決反腐。目標就是,一次革命,兩面作戰。兩面作戰是什麼?跟共産黨作戰還有跟國民黨的貪腐作戰,試圖畢其功於一役。結果,幣制改革全面失敗。三大戰役打完,國民黨就退出大陸了。

  記者:你試圖去表現歷史的必然性嗎?

  劉和平:我表現的是合理性。可能我有存在主義的思想,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在寫的時候一般會尋找歷史背後的歷史。把合理性説出來了,大家就接受了。我一般不願意説真實性,也不願意説必然性。

  我們不能總在文化低級階段徘徊

  記者:你覺得自己生在這個時代,希望承擔這個時代裏你應該承擔的責任?

  劉和平:現在是文化轉型期,後人會來研究我們的今天,不能只留下一堆打打鬧鬧的東西,總得篩選下來一些有文化內涵有藝術追求的東西。我這個年紀的人,經歷了這麼多的事,有一種責任,就是希望通過藝術作品,完成對傳統文化的昇華。這是文化轉型期最應該做的事。

  記者:你認為現在的很多文化産業只是娛樂産業而已?

  劉和平:是的。文化事實上就是一種形態。生活到了一定的高級階段就形成了。問題是,我們總在低級階段徘徊,就形成不了。(原載《南方人物週刊》)

  後記

  劉和平編劇時用的是口述方式,讓助手錄入文字。他覺得只有口述的時候才會明白,下一個機位在哪,鏡頭在哪,是推還是拉或是其他運作方式。每一個人説的臺詞,只有説過了,才知道這句話對還是不對,接下來人家怎麼接。“口述是最真實的”。

  作品

  舞臺曆史劇《甲申祭》獲“曹禺戲劇文學獎”和文化部“文華獎”;

  電視劇《雍正王朝》囊括當年“飛天獎”與“金鷹獎”的最佳編劇獎;

  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被眾多業內外人士稱為“中國電視劇歷史劇高峰之作 ”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