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浙江製造的2014:從低小散走向兩化融合

  • 發佈時間:2014-12-31 22:0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杭州12月31日電 (謝盼盼 邵思翊 吳雨辰)浙江政府多年吹響的“回歸實體經濟”集結號,所有的調整和投入指向一個核心:企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

  在看似“實業”微利的年代裏,浙江的實體經濟卻走出了不一般的路子,在經歷優勝劣汰的寒潮低谷後,企業家們“摩拳擦掌”勤練內功,強化品牌保護和服務,提高産品附加值。隨時代變化,資訊化和工業化的高層次的深度結合,為浙江製造翻開新篇章,兩化融合成為浙江行進中的趨勢,將在改革浪潮中為中國企業寫下了諸多範例。

  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曾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浙江再創輝煌依然要強化實體經濟導向,積極營造鼓勵腳踏實地、勤勞創業、事業致富的社會氛圍,倡導企業堅守實業求發展,堅定不移做大做強實體經濟。

  實業興浙 企業脫“虛”回實走正道

  近年來,浙江企業家們遇到發展瓶頸:傳統製造業原材料、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手中的財富急於找到合適的投資渠道。

  在實業微利時,一部分人把目光投向了虛擬經濟,熱衷於“炒”,選擇炒房産、炒礦、做PE等投資熱潮。

  浙江工商大學浙商研究中心副主任楊軼清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當實體經濟虛擬化,民眾資金從實體産業裏逃出來,投到股權、房地産、煤礦就變成熱錢,哪回報快就往哪去,但近年來該現象的後遺症在逐步爆發出來。

  這不得讓人想起2011年“溫州民間借貸危機”,由於無力償還鉅額債務,溫州市多家企業老闆逃跑、企業倒閉。

  業內稱,此次民間借貸危機只是當前溫州經濟運作到一定階段的産物,溫州經濟真正的病灶在於大批企業主偏離此前的實體經濟,以至於空心化日益嚴重。

  當浙江經濟發展軌跡“跑偏”時,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及時對“炒”喊停,讓企業家們不再成為“棄業家”。

  2012年,時任浙江省長的夏寶龍多次強調:“浙江由資源小省發展為經濟大省,靠的是實業富民、實業強省;今後浙江發展要繼續走在前列,仍要堅定不移地走依靠實業發展之路。回歸實業是浙江企業家的不二選擇。”

  其實,浙江已經連續多年吹響“回歸實體經濟”集結號:2011年10月省委、省政府在杭州召開“首屆世界浙商大會”,4600多名浙商就發展實體經濟獻計獻策。

  有專家稱,即使在虛擬經濟成為眾人眼中的香餑餑的今天,仍然不可輕視實體經濟,“虛擬經濟是業態變化,實體經濟仍是基礎。”

  回首過去幾年充滿冒險的資本擴張路線,浙江一名不願實名的企業家回想起來,還是有些慌,“當時若資金鏈斷了,怎麼辦?”該企業家認為,看似完美的投資之路,實則是危機四伏,如今他也安心做強自己的企業。

  楊軼清對實體經濟的發展表示認可,浙江實體經濟總體在調整階段,亮點和積極現象還是有不少的。

  一項數據足以説明浙江實體經濟的亮點:今年上半年,浙江規上工業新産品産值增長20%。

  企業修煉內功謀新局 政府“托舉”再發力

  一直以來,困擾浙江實體經濟發展的原因是源於外貿模式主導下産業的低端鎖定:低層次、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

  從今年上半年規上工業新産品産值增長20%的數據來看,浙江工業正在努力褪去低、小、散的烙印。這種源自企業內在動力的需求對於浙江實體經濟發展來説,無疑是最大的“補藥”。

  13年前上海APEC會議上,各國元首一身絲綢唐裝驚艷世界,13年後萬事利再度攜手APEC,讓浙江的絲綢再次亮相世界舞臺上。

  萬事利是名副其實的浙江企業,而它的發展是浙江近幾年民企發展的縮影,從貼牌加工,再轉型升級成做禮品藝術品等,到現在品牌化經營。

  在萬事利集團董事局主席屠紅燕看來,企業之前走的道路與浙江大多數企業相同。依靠貼牌生産和低附加值生産起家的浙企在發展壯大到一定程度,實現沉澱和積累後,開始需求轉型升級,走高端化、品牌化路線,提升産品品質,擁有國際地位……

  於是,屠紅燕走上國際市場,需求品牌突圍,並挖來了愛馬仕CEO巴黎特加盟加速品牌國際化發展。

  浙江省長李強今年到溫州嘉利特荏原泵業有限公司調研時對該企業一直堅守事實業,專注發明創新,做到行業最高端表示讚賞。

  李強也勉勵浙江民營企業,繼續堅守主業、堅持技術創新,不斷做強做大。

  除了萬事利,如吉利收購沃爾沃,萬向收購美國企業,天能研發具有國際水準的環保能源,萬豐奧特20年如一日,堅守輪轂産業,做到世界頂尖……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徐劍鋒認為,企業對轉型升級的自身需求,一定程度上拉大了企業間的差距,導致企業整體數量可能有所減少,但企業效益、産品附加值上有所提高,産業結構更加優化合理。

  提升浙江工業産品的品質和品質,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品牌,不僅是企業自身需求,也是浙江省迫切希望解決的工作。

  今年以來,浙江省財政籌措落實財政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相關專項資金40多億元,支援企業穩增長和調結構,促進浙江省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在今年歲末,浙江省政府主導的浙江製造也應運而生。

  據了解,浙江省名牌産品企業佔規模以上企業的比例僅為4.74%,排名前10位的品牌價值之和為1330億元,不到“可口可樂”公司的1/3。

  因而,浙江積極借鑒“德國製造”“美國製造”“瑞士製造”等發達國家經驗,研究探索打造“浙江製造”品牌。

  浙江省品質技術監督局副局長紀聖麟表示,“浙江製造”最終要推動産品在國際市場的國際互認。獲得“浙江製造”綜合標誌的産品,將大大降低國際認證成本,從而進入高端的、優質的國際市場。

  企業回首“生死坎” 兩化融合迸發新活力

  2014年12月的第三周,對浙江舟山的金海重工生産運作部王斌來説,是他的一個生産“黃金周”。12月18日由他主管的一艘8萬噸級散貨船準時出塢。12月20日,另一艘8萬噸級散貨船啟程海試。

  “現在的生産狀態比前2年好了很多,感覺一下子就忙得不得了。”連日來通宵工作讓這個年輕的經理疲倦萬分,而後面還有22艘在建船舶等著他們去“照看”。

  隨著國際貨運市場的逐漸好轉,曾在寒冬裏“熬”著的造船業,如今也走上了融冰之路:從“訂單荒”到生産計劃排滿,從“看船東的臉色”到船東主動幫忙交付……

  來自浙江省經信委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至9月,浙江新承接船舶訂單載重量一路飆升,同比增長率均在20%以上。

  以造船業聞名的舟山,造船業一度佔據該市工業産值的半壁江山。但是,隨著國際船舶市場的蕭條,舟山造船業遭遇了最為嚴重的打擊。

  該市一位與船舶修造業打交道十多年的官員在兩年前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悲觀預測,如果再過兩年還不能回暖,舟山的船舶修造業可能會全軍覆沒。

  兩年之期已到,幸運的是船舶市場已經回暖。數據統計,今年1月至10月,舟山船舶工業實現産值673億元,同比增長15.1%,造船三大指標佔全國份額13%。

  浙江省船舶行業協會顧問方新康告訴記者,雖然現在説浙江船舶工業回暖太過樂觀,但新的訂單上漲較多,趨勢比較明顯。

  今年對於浙江船舶企業來説,還有一大利好就是國家工信部發佈的船企白名單。在今年9月28日發佈的首批50家船企白名單中,浙江的金海重工、歐華造船、揚帆集團等7家企業入圍。這在方新康看來,與企業設計技術提升有很大關係。

  一直以來,浙江造船業整體附加值低,在船舶的設計和核心部件上均缺少話語權,另外船企自身技術薄弱,以承接散貨船為主,對於附加值高的特種船舶均望船興嘆。

  方新康告訴記者,從危機以後,浙江一直在應對,兩年前浙江專門成立了工業設計研究院,幫助船企從設計抓起,財政、政策上都有很大的支援。

  另外,企業自身也在積極開發産品,産品的結構在往高端發展。這兩年浙江接了很多高端的訂單。如海洋工程裝備,製造能力發展很快,有好幾家專業搞海洋工程的企業已經完工了。

  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在浙江製造中,已然翻了一頁新篇章。

  作為阿里巴巴的老家,兩化融合在浙江已經風起雲湧。

  網際網路企業青睞零售實業,今年3月31日,阿裏集團與銀泰商業集團共同宣佈,阿裏集團將以53.7億元港幣對銀泰商業進行戰略投資。阿裏集團COO張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雙方將並組建合資公司,搭建020的基礎設施體系。

  此外,國內最大的安防企業杭州海康威視按照眾籌模式推出一款螢石網際網路照相機,可以實現邊拍攝邊和親朋好友分享。

  浙江中控是自主研發、生産及銷售移動機器人與智慧製造企業,“中控研發的太陽能聚光發電,不僅是利用高新技術産生平穩電流,更是致力於盤活玻璃、電機等傳統企業産業鏈的發展。利用杭州地區的優勢製造業力量,發展資訊化産業。”中控集團副總裁施一明説到。

  在第三次工業革命背景下,加快推進“兩化”深度融合,進而實現由製造向“智造”的轉型顯得尤為緊迫。

  在此背景下,建設全國首個“兩化”深度融合國家示範區,對於浙江省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資訊革命、産業變革的重大機遇,充分發揮資訊化的支撐和牽引作用、加快創新型省份和工業強省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惟其艱難,更顯勇毅;惟其篤行,彌足珍貴。正如浙江省委副書記王輝忠所説,浙江民營企業要以全新的眼光和視角審視發展,深刻認識新趨勢,主動適應新變化,尋找發展平衡點、選準轉型突破口。而浙江省努力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更加優越的條件,使浙江成為民營企業家創業創新的樂土。(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