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古楠村的綠色農業

  • 發佈時間:2014-12-31 05:45:1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古楠村是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打造綠色農業、構築農産品安全島的試點之一。2012年,村裏成立了古楠生態種養合作社和靖安縣聖康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對1100畝的水田和部分山林進行流轉,統一經營管理,統一品牌銷售。現在村裏有4個養殖基地,養豬、魚、雞、鴨;還有4個種植基地,種了200畝白茶、200畝楊梅、200畝苗木和300畝綠色大米。2013年,村裏把所有農産品都註冊了古楠村的品牌,現在已經通過了綠色農産品的認證。

  村黨支部書記鐘英華告訴記者:“發展綠色農業,首先要盡可能減少使用農藥和除草劑,這樣才能減少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我們的綠色大米沒用除草劑,每畝水田裏放15隻鴨子除草、吃蟲,還安裝了太陽能殺蟲燈,30畝安裝一個。其次要用有機肥,比如秋季水稻不種的時候,就種上紅花草,一畝能産3000斤。”古楠村在田間地頭安裝了24小時視頻監控,一點擊古楠村網站,基地在做什麼、打什麼藥一清二楚。

  “消費者喜歡健康農産品,綠色農業才是發展趨勢。”鐘英華一點也不愁古楠村農産品的銷路。縣城裏的農貿超市正在裝修,不久就能開張,村裏幾個年輕人也在試水電子商務,將來可以網路直銷。

  村裏成立聖康公司時,52戶農戶每戶出資1萬元以1%入股,其中低保戶、五保戶2戶免費享受待遇,村集體佔股49%。2013年底,每股分紅2600元,村民每人平均純收入有10800元。不過在鐘英華看來,還有比這更重要的,“古楠村的收入水準在靖安縣裏算是中上,雖然我們不是最富裕的,但是最幸福的。30年沒有一起刑事案件,很少有人吵架、亂扔垃圾,鄰里也很和睦。”

  古楠村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將引領全縣農業健康發展,積極穩妥地推進新農村建設,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素質,促進“物”的新農村建設與“人”的新農村建設齊頭並進。

  文/本報記者 來 潔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