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馬航亞航“恩仇錄”

  • 發佈時間:2014-12-30 09:47:3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視若仇讎的競爭對手到同病相憐的難兄難弟,這個過程往往需要很長時間。然而對於馬來西亞最主要的兩家航空公司馬航(MAS)和亞航(AirAsia)來説,這個轉變只在短短一年之間:馬航接連遭遇客機神秘失聯和被擊毀事件,連年虧損的困境愈陷愈深;亞航一客機在雷達系統中神秘消失,預示著這家廉價航空公司前景難測。天災人禍的重擊之下,這兩個昔日敵手的關係又會發生什麼變化?

   馬航一家獨大 亞航後來居上

  在新近崛起的馬來西亞航空業中,馬航和亞航是當仁不讓的主要兩家航空巨頭。只不過在過去的十數年間,兩家航企互換了位置。

  馬航是馬來西亞航空業的龍頭老大。這家國有航企早在1947年就已成立(早于馬來西亞獨立時間),以良好的服務品質聞名全球。它獲獎無數,是擁有5星級航空公司評價的航企之一(全球僅6家),也曾被航空業諮詢機構Skytrax評為全球客艙服務最佳。

  但歲月不饒人。成立半個世紀後,馬航逐漸開始走下坡路:伴隨著所有權在私有與國有之間頻繁變更,尋租現象開始蔓延,經營狀況每況愈下,虧損竟成了常態。2013財年,馬航凈虧損達11.73億林吉特(約3.55億美元),虧損額同比增長171%。

  此時亞航開始崛起。這家航企最初也是連年虧損的國企,但在2001年被外資收購後,打出廉價戰略,第二年就扭虧為盈,2004年成功上市,被業界稱為“亞航奇跡”。據統計,在2013年馬來西亞各航空公司總客流量中,亞航佔比達27.5%,高於馬航的21.6%。

  民航專家綦琦認為,亞航奇跡的原因在於合適的發展模式找對了合適的市場。其低成本模式迎合了東南亞市場中對廉價出行的旺盛需求。

  MH370失聯 傳聞亞航收購馬航

  由於發展模式和市場定位不同,亞航一時難以取代馬航。但從長遠看,著眼于相同航線的亞航野心不可小視。

  亞航總裁東尼·費南德斯今年2月批評稱,馬航連年虧損,但仍獲政府撥款資助,以維持市場佔有率,這對其他航企非常不公平。

  就在費南德斯講話兩周後,離奇的事情開始發生了。

  3月8日,馬航MH370航班離奇失蹤,截至目前仍無音訊。馬總理納吉布稱,機上人員可能已全部遇難;7月17日,馬航MH17航班被擊毀,機上人員全部罹難。

  馬航陷入困境,亞航疾步超過。

  今年三季度,亞航業績逆勢增長,盈利1.301億林吉特,而去年同期曾虧損4.655億林吉特。5月,亞航正式啟用規模宏大的吉隆坡國際機場2號航廈(KLIA2),象徵著“亞航奇跡”再繼續。

  馬航的虧損則加劇了。今年三季度虧損5.761億林吉特,創下自2011年底的最高單季虧損,單季虧損接近去年全年虧損的一半。

  業績此消彼長,昔日敵手也開始遞給馬航橄欖枝。

  亞航表示,亞航願吸納遭裁退的馬航員工。按照馬航重組計劃,600名員工將被裁退,而亞航目前1.5萬員工中近半是前馬航職員。費南德斯還稱,馬航、亞航互相合作及良性競爭能讓國家航空業受惠。

  甚至有傳言稱,在馬航陷入困境之時,收益良好的亞航可能會出資收購馬航。

  亞航客機失聯 難兄難弟能否攜手

  在最後出籠的馬航改組方案中,亞航收購馬航這一選項雖然未被採納,但這並非空穴來風。該方案既可以幫助馬航改善經營、擺脫虧損困境,也符合亞航進一步擴張的長期戰略。

  但就在此時,災難降臨到了亞航身上。

  本月28日,亞航一架載有162人的客機在從印尼泗水飛往新加坡途中失聯,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均展開搜尋,目前仍無消息。

  亞航股價很快受到波及,週一開盤後一度大跌近13%。一些投行已經將其評級從買入下調至賣出。亞航未來業績恐步馬航後塵。

  在一年之內,國內最主要的兩家航企出現離奇事故,令馬來西亞航空業備受打擊。在此淒風慘雨之下,馬航、亞航會否摒棄前嫌呢?馬來西亞政府將航空業作為戰略支柱産業和經濟轉型的先導産業,它會否促成兩家巨頭合作乃至業務整合呢?

  奧凱航空創始人劉捷音認為,雖然馬航、亞航都出了事故,但傳統上的競爭關係改變不了。因為兩者的發展模式是完全不同的,馬航屬於“大企業、高成本”,亞航則是低成本模式。

  在三起航空事故發生前,亞航總資産為178.6億林吉特,而同期馬航總資産約為211億林吉特。

  綦琦也認為,“馬航和亞航的整合空間很小。馬航是國有企業,亞航則屬於外資企業;並且市場定位不同,前者偏向高端領域,後者側重於消費能力較低的旅客或短途市場”。

  如果回溯歷史來看的話,亞航和馬航曾有過合作共贏的嘗試。2011年,亞航一度與馬航達成價值超過20億林吉特的股權置換交易,以利用各自核心競爭力壯大馬來西亞航空業。但這樁交易很快破裂。

  股權置換交易三年後的現在,馬航與亞航都遭遇到了“飛來橫禍”。現在的問題是,它們能夠突破發展模式不同的限制,在多難的歲月裏攜手共贏嗎?記者 韓哲 趙毅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