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能源 > 石油天然氣 > 正文

字號:  

中國版石油暴利稅降低 三桶油每年將減負超300億

  • 發佈時間:2014-12-30 09:52:35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12月28日,財政部通過官網發佈通知稱,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決定從2015年1月1日起,將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徵點從此前的55美元/桶提高至65美元/桶。

  據新京報記者了解,國際上其他的原油出産國多設“石油暴利稅”。中國的“石油特別收益金”自2006年3月開始收取,也常被稱為“石油暴利稅”。

  在國際油價暴跌、國內原油開採生産成本攀高的背景下,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徵點的提高,將大幅緩解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這“三桶油”的壓力。據相關機構測算,保守估計,此舉將使“三桶油”每年減稅300億至500億元。

  中國版“石油暴利稅”

  石油特別收益金于2006年3月26日“誕生”,目的是對石油開採行業的高額利潤予以控制。

  12月28日,財政部通過官網發佈通知稱,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決定從2015年1月1日起,將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徵點從此前的55美元/桶提高至65美元/桶。起徵點提高後,石油特別收益金徵收仍實行5級超額累進從價定率計徵。

  石油特別收益金于2006年3月26日“誕生”,是政府對石油開採企業銷售“國産原油”,因價格超過一定水準所獲得的超額收入按比例徵收的收益金,納入中央財政預算管理。目的是對石油開採行業的高額利潤予以控制,最初的起徵點是40美元/桶。此前僅有過一次調整,是在2011年11月1日,當時政府將起徵點提高至55美元/桶。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收取石油特別收益金是因為石油開採屬壟斷資源範疇,起徵點通常會根據石油公司的開採成本等因素進行制定。國外更多地將之稱為“石油暴利稅”。

  “石油暴利稅”往往是把“雙刃劍”,在增加財政收入的同時,也會挫傷石油企業的增産積極性。

  行業文獻《國內外石油特別收益金徵繳的對比分析》曾提到,2002年,英國對石油公司徵收石油附加稅,投資者對北海油田投資信心大跌。在徵稅後的12個月內,勘探井和評價井下降了25%,投資減少了4%。據估計,3年內英國北海油田累計減産高達15億桶。美國曾在1980-1988年徵收石油暴利稅,8年中徵收了800億美元,只有預期的四分之一,期間國內産量下降了6%。

  五年繳納“暴利稅”超5500億

  2009年至2013年,三桶油累計繳納石油特別收益金合計超5500億元。

  國際油價持續半年暴跌後,國內成品油價剛剛實現“十一連跌”。

  在九連跌、十連跌時,財政部連續兩次在油價調整窗口時發佈通知,大幅上調成品油消費稅。“十一連跌”時,消費稅沒有再次上調,但就在兩天后,財政部上調了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徵點。

  業內認為,上調成品油消費稅是在對沖銷售價格的下行壓力,上調起徵點則是減緩三桶油成本壓力、維護利潤空間。

  據隆眾石化網統計,2009年至2013年,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累計繳納石油特別收益金分別為3264.95億元、1193.65億元和1057.59億元,合計超過5500億元,在三桶油所繳納的稅費中分別佔31.1%、13.9%和33.8%。

  不難看出,三桶油繳納的“暴利稅”金額較大,此項支出一定程度上會對企業的運營産生一定壓力。

  今年下半年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深跌,跌幅已接近50%,WTI(美國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已跌破60美元/桶一段時間,布倫特也是保持在60美元/桶附近徘徊。

  隆眾石化網分析師李彥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由於國內原油實際銷售價格要略低於國際原油價格,因此當前的低油價環境下,三桶油銷售的原油價格理論上已低於新的起徵點,短期內無需繳納“暴利稅”。“暴利稅”起徵點在國際原油持續深跌這一時間節點提高,將明顯卸下油企的稅負重擔,有助於減輕其運營壓力。據隆眾石化網估算,本次提高起徵點後,三桶油每年有望減稅至少300億-500億元。

  據中宇資訊分析師張永浩介紹,此前的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徵點為55美元,而國內原油銷售實現價格要略低於國際原油期貨結算價格,同時石油特別收益金目前的繳納模式是“按月計算、按季申報、按月繳納”。

  因此,特別收益金起徵點上調短期內並不會讓具備石油開採銷售權的企業迅速獲得實質利好,因為以三桶油為主的具備資質企業其石油實現價格理論上要低於國際油價。

  據中宇資訊測算,三桶油原油平均實現價格相較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要低7%-10%。特別收益金的繳納方式決定了其能夠快速地反映到企業支出中,也就是説在目前國際原油價位水準上,三桶油目前已經不必再繳納特別收益金,因此本次特別收益金起徵點上調短期內不會惠及三桶油,但是長期來看石油作為不可再生資源,其價格軌跡將重回上行趨勢,屆時對於三桶油等企業來講,本次調整就是實打實的利好。

  李彥也認為,長期來看,國際原油價格終會有反彈回升的時候,由於新政策起徵點提高,屆時三桶油需要繳納的“暴利稅”較前幾年將大大減少,對企業運營無疑將是平添利好。

  國內原油開採成本上漲

  “此時提高起徵點,並不僅是因為國際油價暴跌,更主要的是因為三桶油開採成本越來越高。”

  “三桶油可能早已提出提高起徵點了。”林伯強表示,“油越挖成本越高,容易的都會最先開採。”

  林伯強説,起徵點是根據三桶油的生産成本制定的,這個時候提高特別收益金起徵點,並不單純是因為國際油價暴跌,更主要的是因為三桶油開採成本越來越高。

  李彥也認為,近年來以三桶油為主的國內石油生産企業的開採處境尷尬,原油資源逐年減少,採掘成本卻逐年提高。尤其是部分海外收購的油田資源,都是在國際原油價格處於高點時入手的,成本也非常高昂。

  據悉,當前國內油企平均成本已達每桶55美元左右,其中除了直接開採成本外,還包括勘探成本、稅收和銷售成本等各個方面。李彥説道,不斷抬升的成本已經開始壓縮石油生産企業的利潤空間,之前的“暴利稅”起徵點偏低,導致三桶油在承受高成本的同時,還要背負較大稅收壓力,上游環節已是中石油等企業公認的軟肋。“應該説,國內石油生産成本不斷上漲,是本次政府上調起徵點的重要原因。”

  對此,中石化集團新聞發言人呂大鵬昨日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中國是缺油少氣多煤的能源結構,鼓勵油氣生産是正確的方向。但是近期石油開採難度越來越大,同時油價越來越低,石油企業的壓力都特別大,已經有油田宣佈減産。

  呂大鵬説,提高起徵點,可以保持企業的運營活力,保證再生産。石油是高投入、高風險的行業,如果沒有生産積極性,不利於中國的能源安全。當油價高的時候,應該收特別收益金,但當油價低的時候,政府也應該用這個調控杠桿,緩解企業巨大的經營壓力。

  事實上,因成本等問題,佔中國內陸油田總産量近四分之一的大慶油田將再度減産。據新華社報道,按照中石油公司的排産計劃,大慶油田明年減産150萬噸,到2020年將調減至3200萬噸,年均減幅逾130萬噸。報道稱,經過長期高強度開發,大慶油田後備資源接替不足、開發成本逐年攀升,加之國際油價持續走低等問題衝擊,實現原油高産穩産目標困難重重,目前油田綜合含水率超過93%,早已經觸及産量遞減紅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