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體系重構是本輪行情的核心
- 發佈時間:2014-12-30 08:47:3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朱邦淩
近期滬深A股發生的“二八”行情,讓許多老資格的投資者倍感困惑。你説牛市到來?而且還是大牛市,怎麼題材股、ST股、次新股、創小板等估值較高的個股紛紛大跌,“滿倉踏空”乃至“滿倉套牢”的現象司空見慣。而業績並未見好轉的大盤藍籌股在融資盤的托舉下瘋狂拉升,指數在“一九”行情中日奪數關,一舉突破3100點。不走尋常路的A股到底發生了什麼?這一前所未有的變化對我國資本市場到底意味著什麼?值得細細探討。
以筆者之見,目前滬深股市的這波大行情,不能簡單地以牛市和牛熊轉折來概括。對A股的觀察,需要跳出傳統的牛熊轉換視角來看問題。如果只是站在牛熊更疊的視角來評説,很可能會低估了我國資本市場正在發生的變化。嚴格地説,目前我國資本市場經歷的,是比牛熊之爭更有意義的變化,是改革合力下資本市場估值體系的重構,是股價結構的嬗變和估值回歸。
滬深股市多年來估值體系扭曲和股價結構不合理的致命缺陷,近期在多項改革合力下得到扭轉,目前正處於扭轉的初期。估值體系的重構,對中國資本市場具有特殊意義,筆者以為意義遠超牛熊之爭,是資本市場內在基因的突變。“于無聲處聽驚雷”,這一靜悄悄的變化標誌著A股在經歷青春躁動後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二十多年來始終被投機文化主導的中國資本市場正在發生質變。
這一變化,是投資者和監管層多年呼籲和期待見到的場景。過去,A股市場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估值體系扭曲,股價結構不合理,題材垃圾股估值畸高而藍籌股長期低迷,市場長期被投機文化籠罩,投資者被追漲殺跌所裹挾,機構與遊資以內幕交易與市場操縱為能事,對法律缺乏起碼的敬畏。長此以往,A股積弊日深,增量資金不願入市造成資金枯竭,股價結構扭曲造成價值投資缺失,産業資本以市值管理為名在股市不斷套現,中小投資者在“去散戶化”潮流中不斷遠離。
今年以來,監管層一直在力推依法治市,以政策合力改變資本市場生態。近期,資本市場新政迭出,註冊制改革、新退市制度、推動《證券法》修法、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滬港通為標誌的資本市場開放、優先股試點、新三板提速為標誌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新國九條為主的中小投資者保護、將券商打造成現代投行、發展私募基金與股權眾籌、股票期權試點、打擊市場操縱與內幕交易等舉措,系列新政意在通過制度變革打造強力資本市場,大大拓展了資本市場的廣度與深度。
在多項政策合力下,資本市場的制度變革正在邁出一步步堅實的腳步,多年積弊正在如春風化雨悄悄化解,A股正在向好的方向良性轉變。較為顯著的變化,是每週五收市後的證監會新聞發佈會很多內容都讓人耳目一新。資本市場的變化其實就是這樣逐漸形成的,多項改革的疊加帶來了資本市場的良性轉折。近期證監會開展了打擊市場操縱的專項行動,依託大數據系統對18隻股票的涉案機構和個人立案調查。而回望今年前11個月,證監會針對涉嫌市場操縱行為啟動調查共計有53起,重點查處以“市值管理”名義相互勾結、通過上市公司發佈利好資訊配合等新型手段操縱股價的案件。最近,有33家被立案稽查的上市公司陸續發佈了退市風險提示公告,這是今年11月16日正式實施退市新規後的罕見一幕,震懾了整個市場。加速推進註冊制改革,適時適度增加新股供給,滬港通為標誌的資本市場開放與國際化,與退市新政、打擊莊股一起,多項政策疊加終於發揮了威力,績劣股、題材股的股價開始大幅下挫,新股、次新股炒作之風大大收斂。
新國九條明確提出鼓勵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其主要目的與其説是為了提升上市公司的外在市場價值,不如説是從本質上提升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因此,目前的A股行情,絕對不是“風來了豬也能飛”這種簡單的牛市判斷,市場所經歷的,是資本市場內在機制的變革,是估值的合理回歸,市場在重新站隊,困擾A股多年的投機文化開始撼動,估值體系正在重建。這為資本市場後續改革提供了條件,使IPO市場化定價成為可能,註冊制和退市制度這兩大關鍵改革將水到渠成。
(作者係資深財經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