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區破解現代都市農業“緊箍咒”

  • 發佈時間:2014-12-29 11:31:35  來源:濱海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時報記者 張廣艷 報道

  産業結構單一、同質化發展、銷售渠道拓展難等因素疊加,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緊箍咒”。在市場的倒逼下,農業轉型正在加速推進中。記者近日在濱海新區採訪中了解到,對於現代農業發展中所遇到的瓶頸,新區農業從業者“各顯神通”。如今,通過創新發展模式,農業龍頭企業“以點帶面”加速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的特色發展之路正在新區逐漸形成。

  突破瓶頸

  墊高農業發展跳板

  隨著觀光農業消費需求的不斷釋放,今年不少新區業內企業已經達成共識,將“休閒農業”作為重要掘金點。位於“天津濱海龍達現代都市農業公園”的四季農夫樂園及幻城仙境兩個新的項目日前正式開業運營,首日遊客量就達到數千人。

  “受資金投入大、經營方式落後等影響,同質化發展已成難題。想要突破現代農業企業的‘瓶頸’,僅靠拓展銷售渠道很難。引進‘農業+旅遊’新業態,讓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密切結合,拉伸休閒農業及鄉村旅遊産業鏈。”龍達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説,通過完善“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在産業鏈各個環節形成競爭力以産生利潤。據悉,龍達還將打通“從土地到餐桌”的“最後一公里”,打造“全産業鏈及全服務鏈”的創新盈利模式,形成以蔬菜為主的農副産品直供直銷服務平臺,衝破發展迷局。

  同時,記者注意到,O2O電子商務新模式也日益流行,新區農業電商O2O日漸火爆。今年,新區部分農業龍頭企業、果蔬種植戶都開始網路銷售的試水之路。浩龍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洪明最近正為自家的果蔬直銷網店奔波。他告訴記者,傳統的蔬菜銷售模式,受門店覆蓋範圍有限等因素影響,想要擴大規模並不容易,而開設網店覆蓋的目標消費群體不受地域限制,未來發展前景廣闊。“預計春節前後,網店正式上線後,其銷售將佔到整體銷量的三四成。”在談及未來發展時,劉洪明自信滿滿。

  “整合現有資源、實現資源迴圈利用。”在新區不少農業從業者看來,這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不二法寶。在新區現代蕈菌科技園,一條廢菌棒脫袋、袋料分離、粉碎處理機械化生産線近日正式投入。“目前,園區食用菌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隨之帶來的廢棄菌棒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而新的生産線的引進,為發展食用菌迴圈生態産業鏈提供新的出路。”蕈菌科技園負責人程金衛坦言。

  示範提升

  創新農業生産經營體制

  “近年來,新區大力創新現代都市型農業的發展模式,通過發展生態農業、休閒農業和種源農業,提升新區現代農業發展水準。目前,以龍達為代表的農業龍頭企業正‘以點帶面’加速發展,為新區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強勁的源動力。”新區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明年開始,新區還將啟動農業結構調整提升工程和現代農業項目示範提升工程,推進精品農業項目建設,重點建設和提升10個現代都市型農業示範項目工程。

  其中,在全面打造農産品生産基地方面,新區將依據結構調優,效益調高的思路,按照種植規模化、生産標準化、處理商品化、銷售品牌化、經營産業化的要求,建設提升一批設施農業示範區。同時,圍繞濱海都市型現代農業建設,創新農業生産經營體制,逐步建立起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為骨幹,以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為紐帶,以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為保障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促進農業生産經營的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和社會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