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基金業四大猜想:股基主動清盤首例將現
- 發佈時間:2014-12-29 08:09:46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毫無疑問,即將過去的2014年對於基金業而言是風雲變幻的一年,隨著各項排名座次的“落地”,一個嶄新的2015年即將開始。對於基金業而言,2015年會如何書寫,又會發生什麼大事,本期北京商報理財週刊與您一同展望。
猜想一:基金業暖風繼續吹
2014年,儘管牛市姍姍來遲但還是來了,今年可謂是股債雙牛,截止到12月21日,今年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漲26.88%,去年同期為16.72%。同時,債券市場收益率也頗豐,漲幅達15.58%,而去年僅增長0.71%。良好的賺錢效應讓基金髮行迎來了大年。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全年公募基金募集資金超過4000億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提前結束募集的基金增加到60隻,直逼2007年牛市紀錄。得益於今年以來股債雙雙走牛的行情,股票基金與債券基金慷慨派發大禮包,使得今年股債兩路基金的年內累計分紅總額超過去年37%以上,分紅總額達338.49億元。2015年,儘管波瀾壯闊的牛市無法再複製,但公募基金延續好日子似乎有很大可能性。
目前來看,央行的降息週期已經按下了啟動按鈕,無論是降準還是其他方式,都將繼續支援低成本的資金入市,而房市後期的並不樂觀也讓蹺蹺板傾斜向了股市。多份基金公司2015年策略報告中都預計明年國內A股市場或將呈現慢牛格局。而慢牛賺錢效應下的市場,無疑是公募基金的寬廣舞臺。
當然,這只是一個大概率事件,對於公募基金而言,當務之急是加強苦練內功,通過良好的制度建設留住公司中的優秀人才,利用各種方式為基民創造更好的回報。
猜想二:股基主動清盤首例將現
“迷你”基金由來已久,在2014年以前“硬撐門面”是基金公司統一選擇的對應之舉。不過,隨著匯添富短期理財28天基金打響退市第一槍,主動清盤這一狀況有望在2015年繼續升級。其中,最有代表意 義的股票型基金退市很有可能實現破題。
2012年以來,行業中累積了為數可觀的規模低於5000萬元的所謂“迷你”基金,維持“迷你”基金運作耗費基金公司大量資源。但即便如此,出於維護品牌形象考慮,基金公司往往不願意選擇主動清盤。
隨著市場環境和業界看法的轉變,以及《基金法》的修訂和監管思路的進一步放開,基金産品由審批轉為註冊制,原本緊俏的基金“殼”資源不再難求,基金公司終於拿出了勇氣。今年8月16日,匯添富基金旗下的匯添富短期理財28天基金成為內地基金業首只主動申請退市的公募基金。隨後,陸續有5隻基金開啟自動清盤。
在目前的“迷你”基金中,主要集中在債券基金和開放式股基兩類。如果説短期理財産品的退市是推開基金退市的玻璃門的話,那麼股基的退市才徹底打開了基金退市的通道。隨著各方面市場環境的成熟,股票型基金主動退市有望在2015年出現。與首只清盤産品出自中型基金公司相同,首只主動退市的股票型基金也極有可能從中型公司中出現。
猜想三:多空分級基金亮相有望
從2013年2月中歐基金上報首只多空分級産品——滬深300多空分級基金以來,有超過30隻同類型産品上報,然而時間過去快兩年了,監管層始終未放行。2015年,這一準生證或不遠。
毫無疑問,擁有做空份額的多空分級基金頂著基金業近年來最大創新的頭銜亮相,然而沒想到,這一産品卻成為目前公募基金史上最“難纏”的産品之一。
業內人士指出,由於多空分級基金跟兩大證券交易所都有合作,所以交易所層面和證監會層面均十分重視,無論是技術上還是産品設計以及監管方面,都需要更為嚴格的要求,“所以監管層的相關審批流程會相對慢一些”。
在之前部分基金公司得到的意見反饋中,證監會提出多空分級基金産品要加強投資者教育,證監會對於産品的透明度、風控、投資者教育等有進一步的要求。上述人士還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由於上海證券交易所方面之前出現‘海潤光伏除權’的烏龍事件,監管層要求交易所對多空分級的技術準備要重新進行審核,從而影響了多空分級基金産品出爐的時間”。
種種跡象表明,2015年似乎已經萬事俱備。一方面交易所、投資者等都有了很長的時間對多空分級基金了解和消化;另一方面在2014年基金業創新乏善可陳的背景下,這一産品極有可能擔負著創新的重任而登場。
猜想四:私募“老鼠倉”難逃曝光
2014年打鼠年,公募屢遭曝光,然而私募卻未見聲響。按照目前的態勢看,2015年私募“出事”並非無可能。
“老鼠倉”醜聞近兩年來正在基金業由點及面被曝光,基金經理成群結隊被立案調查,包括國內知名公募基金華夏基金都被裹挾其中,旗下多名基金經理深陷醜聞,捲入的基金公司達十余家。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年初以來被證監會、司法機關通報的涉“老鼠倉”基金經理已超過15人,人數遠超歷年。不過,目前尚未有私募機構被調查的資訊。
據悉,涉嫌“老鼠倉”大名單是基於交易所監測到的異常賬戶形成的。交易所通過先進的大數據監測系統,發現疑點之後將做相關分析和比對,確認異常的直接向證監會有關部門通報,證監會稽查總隊或派出機構稽查部門則介入調查。由於私募基金隱蔽性更強,很多時候很難被這樣的大數據曝光,因此查出的難度要大許多。
不過俗話説,該來的終究會來。去年曝出的澤熙投資被調查以及私募大佬姜廣策和呂俊口水仗時稱呂是“老鼠倉”之王等線索勢必會被監管層知曉。對於曾經不那麼規範的中國資本市場而言,遊走于監管灰色地帶的私募基金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其中就包括坐莊、操縱股價、內幕交易等“老鼠倉”行為。2015年,打鼠高壓不會減,這一次,私募大概很難全身而退。
北京商報記者 宋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