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藝收穫“功夫錢”
- 發佈時間:2014-12-29 03:29:56 來源:石家莊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 侯天儀 通訊員 王蘇陽)走進靈壽縣塔上鎮南廣化村老把式聶白子家的大門,濃香的澱粉味撲鼻而來,只見七八個人正在小院裏忙活做粉條。
聶白子一邊熱情地招呼記者,一邊抓緊和面。他用的原材料,都是自家地裏種的上好紅薯,粉碎後經過數次過濾製成澱粉。然後,把澱粉和沸水攪拌至透明狀,攪揉成軟粉團。看揉的粉團不見顆粒、又能拉絲的程度,聶白子招呼兒子將麵糰放在漏瓢裏,均勻有力拍打,一條條細細滑滑的粉條就入鍋了。待落到鍋中的粉條浮起時,用竿迅速挑起放入冷水缸冷卻。然後將粉條理順,凝固到不黏手的程度懸挂起來。
“第二天用溫水化開,上架晾幹,一捆捆順滑爽口的粉條就做成了。”61歲的聶白子説,他從20歲的時候就跟著父親漏粉條,每一道工序如同庖丁解牛,和面的硬度、揉麵糰的韌度、粉條的黏度都瞭如指掌。現在,他的兒子成了“掌勺”,聶白子甚是欣慰,“現在的年輕人都出去掙大錢,願意在家繼承祖業的不多啦!”他告訴記者,自家是純天然、純手工製作,不摻假,所以粉條銷售十分緊俏。
南廣化村村幹部張白子介紹,近兩年,南廣化村的粉條加工因為純手工製作,味道好、食用安全,名氣逐漸傳到各地。“前幾年還趕到集市上吆喝賣,現在在家等著,慕名而來的就到府求購了,根本不愁銷路,供不應求啊!”
忙碌間隙,聶白子給記者算了一筆細賬,6斤紅薯出8兩粉條,1斤成本大概要10元多錢,南廣化村純手工粉條一般賣12到13元,利潤不高,就是讓大家買個實惠。”聶白子一邊懸挂粉條一邊説,“我也試過工廠化生産,還採購過設備,但是口感離手工工藝差得遠哩,俺們這些老把式,要帶著老百姓掙這‘功夫錢’”。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