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79歲張五常 用美女解釋經濟學

  • 發佈時間:2014-12-27 04:29:36  來源:廈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教授應邀在廈門大學建南大禮堂開講。(本組圖/本報記者 姚凡 攝)

  名片

  張五常素描

  他

  開創

  學派

  他生於香港,留學美國。是新制度經濟學和現代産權經濟學創始人之一,他與二戰後幾乎所有西方著名經濟學家都頗有淵源,非師即友。

  他

  推翻權威

  他的博士論文《佃農理論》,推翻二百年來西方經濟學家在分成租佃制度上的傳統認識,在這本書裏,他用年幼時在屏南獲得的農植知識,想出一套處理統計數字的方法。

  他

  特立獨行

  相對於他的理論,張五常更被人熟知的是他的特立獨行,他有著自己堅定的立場,這使他成為中國最有爭議的經濟學家之一。

  他

  興趣廣泛

  業餘時間,他還是一位攝影師、書法家及藝術收藏家。

  本報記者 佘崢 通訊員 李靜

  被稱為“狂人經濟學家”的張五常經常把一句話挂在嘴邊:我的11位朋友都得了諾貝爾獎,就我沒有,因為我太厲害了!不過,這位79歲的白卷毛老頭昨天在廈大承認自己的失誤,他説,我幾年前沒有投資廈門房地産,真是很蠢!

  張五常昨日應廈大經濟學院、廈大王亞南經濟研究院等邀請,在廈大發表《從哲學角度看經濟解釋》演講,用美女思考經濟問題。

  張五常目前最擔心的是中國大學“數文章”、“又搞課題,又搞人際關係”的制度,他説,這是為什麼中國大學有那麼多聰明的學生、但還是老樣子的原因。

  張五常自稱投資樓市“全盤輸光”

  ——因為經濟學可以看到大方向,但把握時間很難

  這是時隔五年,張五常第二次到廈大演講,但很多事沒有變——能容納3000多人的建南大禮堂人滿為患,張五常依舊是頂著一頭白色卷毛上場。狂人張五常依舊沒有忘記嘲弄他的那些諾貝爾獎獲得者朋友,他説,他們都很偉大,但是,他們的理論“簡直是一團糟”,他們解釋和推斷經濟方法,其實也就和風水先生差不多水準。

  對於外行人來説,昨天的亮點誕生在提問環節。張五常被一位聽眾問及:如果經濟現象真的是可以把握和認知的,那麼,為什麼從來沒有經濟學家登上福布斯富人榜?

  在滿堂的哄笑中,張五常回應説:如果經濟學可以看得清市場,並且準確推斷的話,那麼,市場就不會像今天這個樣子。他認為,很多經濟學家事實上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時間的把握是很難的。

  他不惜以自己在樓市的投資失敗來説明時間的重要性。張五常自稱于1991年在南京拿了塊地,而且是在最好地點,用很便宜的價格,但是,“全盤輸光”,因為“你看不到時間”。他説,經濟學大方向是可以看得到,但時間上很難把握。2009年張五常第一次到廈大演講時,“想都不會想在廈門投資”,不過,他昨天説,現在看到廈門房地産一枝獨秀,“我應該在廈門投資的,真的很蠢!”

  在美國任教三個月就升為教授

  ——因為他沒有身在“數文章”的晉陞制度中,純粹是為了好奇心而寫

  中國經濟、人民幣等等,都是張五常感覺焦心的問題,不過,他最擔心的是中國大學制度,他質問:中國大學一直不乏聰明學生,為什麼它現在還是那個樣子?

  張五常認為,癥結在大學裏“數文章”的晉陞制度,他説,如果當初這樣逼我,那麼,我也寫不出來。張五常當年去華盛頓大學任教時,後者連他的文章都沒看,只知道他是個怪人。他昨天很得意地説,過了三個月,大教授們投票一次通過,升他為正教授,“這也不是我要求的,他們要升我,我也沒辦法”。這時,系主任羅斯才説:你把你發表的文章給我看一下吧?我要跟院長有交代。他於是拿了一篇文章給他看,十五頁紙。看了之後,羅斯告訴他:其他人可能要發表文章,但你不要,你要幹什麼都可以,隨便你。張五常説,只有純粹的為了好奇心而寫的文章,才會傳世,才會幾十年後還有“高傲之情”。

  中式教育的失敗,似乎也不全是“數文章”的錯。張五常小時候在香港讀書時,提了個老師回答不上來的問題,結果被罰站。他到美國加州大學讀研究生,學了一門後來獲得諾貝爾獎的弗裏德曼寫的《價格理論》,老師講到第二章,從需求曲線看消費者盈餘,張五常坐在座位上大叫:這本書錯了!圖表都錯了!他被叫到黑板演示他的答案,老師從此對他刮目相看。

  79歲高齡思考經濟問題老想著美女

  ——78歲還出書《從哲學角度看經濟解釋》,推翻很多傳統經濟學理論

  張五常此次重點介紹他在78歲完成的《從哲學角度看經濟解釋》,這部重達三斤半的著作據説推翻了很多傳統經濟學理論,是從哲學的角度來看經濟解釋——哲學分倫理和邏輯,張五常認為,經濟學是格外重視方法邏輯,是社會科學中唯一走自然科學的路。

  撇開深奧的理論,他其實認為,經濟的解釋必須驗證是求錯或求“證偽”,要以可以觀察到的事實或現象從事研究。

  他以美女來解釋他的哲學角度的“經濟解釋”,譬如説,所謂的需求曲線,應該是意圖需求,真實世界沒有需求量這個東西,因為需求量是看不到——有的就是成交量,你買賣是成交量,我怎麼曉得你需求量是什麼?換句話説,他不要空中樓閣,在《經濟解釋》,他取而代之科學需求。

  張五常的老友、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科斯曾對他説,思考經濟問題他老是想著馬鈴薯,他説,我比他高明,思考經濟問題我老是想著美女!

  他的經濟解釋的另一個重要方法是觀察。張五常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劇場裏貴的票總是先賣光,反倒是便宜的票剩下。他覺得這個現象很好玩,花了幾個晚上到香港劇院觀察,還和黃牛交談,得出結論是:優質座位的票價雖然很貴,但其實是以相對便宜的價格被賣出,因此它總是最早被賣光。而其中原因是:如果優質座位的票價賣不出去,那麼,演出開始後,便宜座位的觀眾就有可能佔據優質座位,簡而言之,管理者通過相對便宜的優質座位來實現監管。

  張五常因此被一位女生問了一個問題:觀察那麼重要,那麼,您為什麼不深入中國農村,找找那裏的問題。79歲的張五常很委屈地回答:你現在到外面隨便找100人,有85人沒有我活得這麼長命,“我已經79歲了,你要我去哪”。

  在滿場的大笑中,張五常機智地反撲:關於農村問題,倒是你們年輕人應該去看看!

  美女與

  經濟解釋

  在78歲完成的《從哲學角度看經濟解釋》中,張五常認為,哲學分倫理和邏輯,經濟學是格外重視方法邏輯,是社會科學中唯一走自然科學的路。

  他以美女來解釋哲學角度的“經濟解釋”,譬如説,所謂的需求曲線,應該是意圖需求,真實世界沒有需求量這個東西,因為需求量是看不到——有的就是成交量。張五常進一步舉例,我看了美女,然後,我在那邊笑,你怎麼知道我的意圖是什麼,你怎麼知道我想要什麼?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科斯曾對張五常説,思考經濟問題時自己老想著馬鈴薯。張五常説,我比他高明,思考經濟問題我老是想著美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