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王石笑稱自己60歲還似青蘋果 底線是做個好人

  • 發佈時間:2014-12-26 09:4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朱筱珊  責任編輯:羅伯特

  “青蘋果”王石:底線是做個好人

  王石,你成熟了嗎?

  在日前深交所舉辦的創業家思想匯活動上,王石的答案是“自己仍青澀”。

  “原以為我很成熟了,2008年(爭議的“捐款門”事件)才知道我還像青蘋果一樣很青澀。”王石笑著解釋,以前人到七十古來稀,但現在醫療條件好,60歲的自己還似青蘋果。

  此語一齣,場下觀眾立馬樂了,不少觀眾竊竊私語,認為從做企業這個層面,比王石成熟的企業家不多,比萬科成熟的企業,也不多。

  當然,王石的自我調侃不止如此,他繼續稱“我不是一般的企業家”,停頓了兩三秒,望了眼台下的觀眾,他繼續道:“我是二般的企業家。”説完這句,王石和觀眾又樂了。

  談到關於眾人關心的資本積累的原罪問題,王石一改詼諧的態度,他認真地説,“沒有原罪。”

  “八十年代萬科曾走過灰色地帶,但我不認為那是原罪。我想讓沒有原罪、不行賄的自己繼續進行‘純潔的公益’。”王石擲地有聲。

  王石説,他的底線是做個好人,怕自己成為壞人,他並非高尚的人。這句話王石説了不止一次。這也是整場活動中,王石給記者留下印象最深的時刻,每當他説“好人”,能感受到王石內心的噓唏,“這世道,做個好人也不易。”

  《南方週末》曾給過王石三個標簽:一是企業家,二是登山家,三是不行賄。前兩者代表王石的能力和愛好,第三者代表王石的價值觀和選擇。尤其是“不行賄”這個標簽,就像之前在很多場合一樣,王石覺得很有趣,也很荒誕。

  王石稱,這種為人做事最基本、最起碼的要求,反而成了他的標誌符號,這是一個荒誕的標簽。他曾用六個字形容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感想,前三個字是“想不到”,後三個字是“不確定”。

  談及近年來力推的環保事業,王石回顧了為何會與環保結緣。

  2002年,王石在登山的路上偶遇赤道附近的乞力馬扎羅山。他第一次知道這座山,是海明威的小説《乞力馬扎羅的雪》。這部中篇小説講述了一個作家去非洲狩獵,路上染上疾病,和情人一起等待飛機救援的故事。在故事的結尾,作家死於一個夢境:他乘著飛機,向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的山頂飛去。這個夢讓王石對赤道附近終年積雪的乞力馬扎羅燃起了好奇心。可是,等他登上了非洲最高峰,卻出乎意料地發現山還是那座山,雪卻消失了。

  帶著一連串的疑問,王石發現了謎底:全球氣候變暖將一座終年積雪的雪山變成了季節性雪山。再深究下去,王石發現遠在北半球22度左右的萬科對全球變暖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很多亞馬遜雨林的木材屬於被盜伐,40%的盜伐木材流入到建築工地。

  作為當時中國上市的最大地産開發商,王石開始思考,並且與世界最大的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建立了聯繫,希望可以主動採取措施減少木材使用量。

  實際上早在王石攀登乞力馬扎羅山的前兩年,萬科已開始推行住宅産業化。當時中國房地産行業有了長足發展,但是房屋品質問題頻現。與建築商溝通未果後,萬科作為地産發展商開始著手推行住房産業化,向日本等走在前列的國家學習。

  這一走就是五年。這五年期間,是房地産的黃金時代。但是,住房産業化未能獲得消費者認可,未能得到萬科部分高層的支援,更未能得到地方政府的鼓勵。

  不過,王石性子向來很韌,認定的事就會做下去,他自己形容企業家的精神就是“要做確定的事情”。

  因此,儘管未來充滿未知,但住房産業化的事情最終還是堅持下來了。2007年,住房産業化的結果正式向市場推廣。船大難掉頭的萬科選擇了自己轉型,而非倒逼。

  中國扶貧基金會執行會長何道峰在會場戲言:王石是個唯心主義者。聽到這一句,王石和現場的觀眾都笑了。

  不管王石有“宗教信仰”還是“唯心主義”,萬科的住房産業化和減少木材使用量卻是不謀而合。本著提高房屋品質的初衷,王石意外發現推行住房産業化後,木材消耗最多的木模被鋼模取代,木材使用量只是原先的12%。

  企業倫理、社會責任、可持續發展至此完整地匯合了。正如他所説,人到最後真正比較的是誰對社會的貢獻大。環保就是這樣一片天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