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滄桑巨變五十載 林海興安面貌新

  • 發佈時間:2014-09-10 07:32:48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伴隨著共和國成長的腳步,地處祖國北部邊陲的大興安嶺林區今年8月迎來了開發建設50週年。50年前,英雄的開發建設者們突破了高寒禁區,為國家輸送了大量的木材,並培育了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大興安嶺精神,與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北大荒精神一併納入“黑龍江精神”體系,成為新時期林區改革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

  50年後,新時期的大興安嶺人繼承和發揚這種精神,創新發展、奮力開拓,管資源,富百姓,一個嶄新的生態型花園式新林區已屹立在祖國的最北端。

  1964年8月10日,黨中央、國務院正式下達了開發建設大興安嶺的命令。由鐵道兵、上山下鄉知識青年、幹部和知識分子組成的10萬建設大軍浩浩蕩蕩挺進茫茫林海,從此開始了艱難的創業和開發的歷程。

  歷經50年的開發建設,現如今,大興安嶺林區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林區的經濟社會實現了全面進步,人民生活安康富裕,科技、醫療、衛生、教育等事業全面發展,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作為全國最大的國有林區,50年來,大興安嶺累計生産木材1.3億立方米,上繳利稅84.2億元,在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自身也陷入了接續産業尚未成熟、林木經濟份額偏大的“兩危”困境。

  近年來,隨著國家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施,大興安嶺加大了對林區經濟結構和産業産品結構調整的力度。特別是2011年,大興安嶺步入經濟轉型的元年。地委、行署領導審時度勢,提出了“把資源管起來,讓百姓富起來”的發展戰略,全力以赴保生態、促轉型、惠民生,全區突出抓好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境外採伐、域外建廠,加快建設山水城鎮、旅遊名鎮,深入推進全民創業和民生改善,使林區幾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尤其是今年以來,林區提前全面停止木材商業性採伐,標誌著大興安嶺50年的木材生産歷史正式結束,林區經濟社會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生態建設,構築祖國北方的綠色長城

  大興安嶺是重點國有林區和天然林主要分佈區,也是我國唯一的寒溫帶明亮針葉林區和國內僅存的寒溫帶生物基因庫,擁有有林地面積679.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81.37%,活立木蓄積5.53億立方米,素有“綠色寶庫”之美譽。

  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森林資源,使之成為我國東北、華北的天然生態屏障,國家重要的糧之倉、牧之地、水之源和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保障區,開發建設50年來,大興安嶺不僅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木材支援,而且也為我國的生態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據我國林業和生態專家測算:大興安嶺林區每年僅制氧納碳、涵養水源、吸收二氧化硫、滯塵和殺菌等生態服務價值就高達1163億元。

  為此,大興安嶺堅持把生態建設當成一項責任、作為一種使命,出臺了《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全面減少資源經營性消耗,走生態發展之路。2012年,林區認真實施二期天保工程,主動將木材産量調減到64.3萬立方米。查處盜伐林木、非法開墾林地等破壞森林資源案件156起,收繳木材532立方米,收回林地431畝,依法取締木材加工廠點5家。實施森林撫育公示制、承包制和實名制,安排營林生産資金3.9億元,完成森林撫育補貼試點109.6萬畝,森林改培補植補造17.5萬畝。投入春季森林防火資金8139萬元,切實加強防火基礎設施建設、火源管理和預警監測等項工作,未發生一起重特大森林火災,火警當日撲滅率達100%。今年又按照國家林業局全面停止重點國有林區天然林商業性採伐試點政策要求,全面停止了木材商業性採伐,年可減少資源消耗近200萬立方米。持續開展砂金禁採、以煤代木和殯葬改革,僅此每年減少森林資源消耗99.6萬立方米、林地佔用11.5萬平方米。

  結合天保二期工程實施,大興安嶺加快推動林業生産方式由木材採伐向森林撫育轉變。率先在國有林區實施營林工程化管理,推行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和監理制,確保了營林生産品質,3年累計完成中幼林撫育857.7萬畝、補植補造55.5萬畝。探索“生態産業化、生態經濟化”路徑,積極發展碳匯林業,現已加入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大興安嶺地區農林科學院獲得國家林業碳匯計量與監測資質。

  為做好資源保護文章,目前全區已建成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30處,保護了全區20.8%的總面積。同時,加大防火投入力度,3年來,累計投入防火資金3.7億元,重點提升林火綜合防控能力,形成了空中有飛機,地面有機動人員,水面有快艇的水、陸、空立體防控體系。堅持靠前駐防、超前佈防,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實現了有火不過夜、小火不成災,連續7年沒有發生重特大人為森林火災。

  把資源管起來,讓大興安嶺築起了祖國北方的綠色長城。大興安嶺森林資源連續5年實現“三增長”。據統計,截至2013年,全區森林面積、活立木蓄積和森林覆蓋率分別達到679.5萬公頃、5.53億立方米、81.37%,分別比天保工程實施前增加31.04萬公頃、3978.51多萬立方米,提高3.72個百分點;林地面積由2010年末的799.33萬公頃增加到現在的808.51萬公頃。

  轉型發展,接續替代産業快速跑

  歷經50年的開發建設,大興安嶺林區的産業産品結構已發生重大變化,過去單一的“獨木”支撐的經濟格局已被打破,依託自然資源興起的生態旅遊、綠色食品、興安北藥和特色養殖等接續産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發展壯大,展示了可喜的發展態勢。

  自國家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施以來,大興安嶺堅持生態優先,重點發展接續産業。在接續産業中,生態旅遊業呈現較快發展勢頭。他們以漠河為龍頭,以景區提檔升級為重點,圍繞“神州北極村、中國龍江源”的主題形象,主打“北”字牌,以漠河為龍頭,高標準建設,精心打造出呼中國家森林公園、鄂倫春民族風情園、新林鹿苑山莊、南甕河大濕地等一批旅遊精品景點、景區和線路,重點推出了北極村生態遊、中俄界江遊、民族風情遊、特色養殖觀賞遊、避暑遊、休閒遊、森林度假遊、漂流旅遊等項目,把旅遊業作為朝陽産業來發展,榮獲“中國最美十大森林”、“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和“中國最令人嚮往的50大旅遊勝地”的美譽。據統計,僅今年上半年,全區旅遊接待人數就高達179.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7億元,同比增幅分別達到6.1%和8.2%。

  近年來,隨著“天保”工程的實施和産業結構的調整,大興安嶺將發展綠色食品産業作為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新興支柱,不斷加大政策、資金支援力度,為綠色食品産業發展提供政策保障。大力優化服務環境,設立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實行“一站式”服務,從綠標申報、“QS”認證、種植試驗示範基地、山特産品加工等方面進行重點支援。積極協調解決中小企業創業發展中的資金瓶頸問題,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目前,全區擁有生産企業8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家,省級龍頭企業3家。産品已形成12大系列786種,其中擁有中國馳名商標2個,省著名商標10個;“中國北極藍莓”被批准為地理標誌保護産品。

  為了進一步加快綠色産業發展,今年重點推進呼瑪綠色食品産業園等20個項目建設,爭取漠河佰利野生漿果加工等7個項目年內建成投産;做好綠色食品認證,年內新增綠色(有機)食品標識20個以上;進一步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推動馬鈴薯綜合産業園、呼瑪高新技術示範基地和嶺南基礎設施建設,綠色食品實現産值37.4億元,增長20%。

  為拉動接續産業健康、快速發展,大興安嶺開展全民創業工程,通過推廣標準化養殖,特色養殖業發展迅速,形成以鹿、狐(貂)、獺兔等為主的特色養殖格局。目前,全區各地已相繼推開林下資源承包經營工作,承包經營面積459.6萬公頃,藍莓種苗種植200多公頃,全區黑木耳養殖超億袋,新建畜牧業標準化養殖場4個,狐貂、獺兔、羊存欄分別達到8.1萬隻、5萬隻和16.4萬隻,養殖水面超過1173公頃。同時,聘請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中國藥典委員會完成了黃芪、五味子、蒼術、赤芍4種野生藥材的品質鑒定,叫響了全國野生藥材品質最優良地方的品牌。

  50年來,大興安嶺通過大力調整和積極培育,目前全區的三次産業結構已達到2013年末的41.6:19.9:38.5,全區接續産業實現了快速發展,使産業轉型逐步走上快車道。

  在發展接續産業中,大興安嶺深度挖掘資源潛力,全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相繼引進雲南冶金等一批戰略投資者,砂寶斯岩金開採等項目已建成投産。2013年,規模以上礦産加工業實現增加值8.5億元。

  圍繞“林業經濟林中發展,林區工業林外發展”的思路,大興安嶺堅持工業企業向園區集中,著力探索産城融合發展模式。以中心城鎮為節點,分別在加格達奇、塔河、漠河、呼瑪設立工業園區,規劃用地總面積20.02平方公里,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3.5億元。根據園區功能定位引進企業65戶,累計實現産值31.54億元、利稅1.13億元。同時培育了松嶺生物科技園區等一批縣級園區,為優勢産業集聚發展奠定了基礎。

  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重點推進俄羅斯和蓋亞那境外採伐項目。目前,在俄已擁有林地39萬公頃、蓄積5683萬立方米;在蓋亞那擁有林地44萬公頃、蓄積5500萬立方米。有9個林業局、13支生産作業隊伍、近千名職工和900多臺(套)生産設備從事境外採伐。2013年,境外生産木材61.2萬立方米,實現産值4.3億元,增長15%。積極推進域外建廠,在肇東、安達設立了佔地5平方公里的項目區,現已入駐企業5戶,完成投資2.4億元。堅持重獎重用工作機制,重點引進環保型、納稅型産業項目,3年累計簽約項目257個,簽約額494億元,有71個項目已開始運營或試生産。

  通過深入挖掘各種資源潛力,推進一系列措施,大興安嶺林區經濟發展不斷升級。2011年-2013年,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2.6%,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固定資産投資、進出口總額等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速分別達到31.3%、37.8%、285.2%。

  改革創新求發展,林區邁上新征程

  近年來,大興安嶺圍繞林區發展,全力創新經營機制,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産力,進行著一輪又一輪的改革。

  2005年,大興安嶺全面停止了加格達奇林業局木材主伐生産任務,整體轉型為以資源管護、森林防火和營造林等為主的模擬事業單位。2008年,啟動了十八站林業局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將林業局工作職能由生産經營向森林資源管理轉變,組建了資産經營、營林等專業公司,模擬法人實行自主經營,對林業局承擔的部分政府職能和社會事務,移交林業局所在地塔河縣政府管理。同時,不斷實施國有中小企業産權制度改革。採取轉、賣、股、破、撤、並等方式,對集團公司和林業局所屬333戶中小企業進行産權制度改革,實現了國有資本、國有職工身份、集團公司貸款擔保“三個退出”。2010年,探索打造機制創新示範,帶動老國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相繼組建了神州北極木業公司、國林礦業公司、國林旅遊公司和國際林業投資公司,3年這些現代企業累計上繳利潤5209萬元。

  2014年,在全面停止商業性天然林採伐的背景下,大興安嶺全面啟動各項改革。

  地委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下設經濟體制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等8個專項小組,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分別研究制訂了各領域改革工作方案,形成了地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2014年工作要點。

  積極推進林業管理體制改革,初步形成了《大興安嶺國有林管理機構組建方案》和《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改革重組方案》,並積極向國家發改委、國家林業局彙報大興安嶺地區特殊的區劃體制和歷史沿革。

  積極推進直屬企業改革,啟動實施了電力工業局股份制改造,目前,電力工業局已與鑫瑪集團簽署了承包經營協議。加快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對衛生局、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進行了機構整合,組建了行署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並正式對外掛牌運作。

  開展績效管理活動,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黑龍江省率先啟動為期3年的績效管理活動,在行署和林業集團公司設立了三大類139項評估指標,完善了地縣鄉三級績效管理體系。2013年,按照國家和省要求,全面實行審批制度改革,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06項,佔全部審批事項的43%。

  推行新的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在國有林區率先推行以職工承包經營為主的林下經濟發展模式,落實林下資源承包面積466.5萬公頃,建成示範基地230個,重點發展藍莓、北藥等五大林下産業,引進宛西制藥、康恩貝等林下資源精深加工企業9戶,集團公司被確定為全國首批林下經濟示範基地。

  積極推進非公經濟發展。健全了政、銀、企聯席會議和項目對接制度,成立了黑龍江省首家農村商業銀行,扶持組建民營小額貸款和擔保公司4戶。2013年,非公經濟實現稅收9.6億元,增長58.2%。

  黨建為林區發展注入活力

  50年,無論是在開發建設時期,還是在改革開放時代,大興安嶺黨建工作始終走在了全省的前列,為大興安嶺林區的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近年來,按照黑龍江省委的要求,有效活化和精心選樹載體,在基層黨組織中持續開展堡壘創建活動,從2000年開始,在全區各級黨組織中開展了“三級聯創”活動,這一做法被《農村黨建》採用並向全國推廣。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時期,大興安嶺各級黨組織以實現“生態安全和經濟轉型崛起”為總體目標,以“四型”堡壘創建為載體,引領全區2381個基層黨組織和35175名黨員,全面實施“生態固本、低碳轉型、綠色崛起、興區富民”戰略,著力推進“五大功能區”和“十大工程”建設,拉開了大興安嶺區創先爭優活動的序幕。2010年出臺了《中共大興安嶺地委關於構建大黨建工作平臺的實施意見》,構建了“大黨建”、“大平安”、“大統戰”、“大群團”、“大信訪”五大工作格局為支撐的大黨建工作平臺。漠河縣前哨林場3次被中組部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2006年,十八站林業局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2007年,漠河縣松苑社區、圖強林業社區被評為全國先進文化社區;2009年,新林區獲得全國和諧城區建設示範區稱號;加格達奇區衛東社區榮獲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稱號。

  身在“高寒禁區”工作、生活的黨員,爭先鋒、做表率,帶領群眾爬冰臥雪、不懼嚴寒,硬是在高寒禁區立住了腳跟,也留下了寶貴的大興安嶺精神。在急難險重的關鍵時期,更是展現出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50年來,全區各行業、各戰線涌現出牟清元等為代表的無數優秀共産黨員。

  深入實施品牌戰略,不斷擴大了森林文化、北極文化、冰雪文化、民俗文化、管樂文化等品牌的影響力。詩歌集《龍江行吟》、攝影集《界江風光》和專題片《界江行》正式出版,建區以來首次獲得“黑龍江文藝獎”一等獎。岩畫考古被列為全國2014年考古重點項目。漠河女子管樂團應邀參加了南韓雞龍市國際軍事文化節。中小學生版畫作品作為國禮贈送給俄羅斯青少年。北極人家民俗文化園“入選”黑龍江省十大文化産業名牌“。在今年第十屆深圳文博會上,中俄界江古城島文化旅遊綜合開發項目,作為黑龍江省確定的8個項目之一被重點推介,對外展示大興安嶺的形象。

  政法機關按照“四管”的要求自覺置於黨的絕對領導下,把握政治方向,協調各方職能,督促依法辦事,切實擔負起了為大興安嶺建設保駕護航的神聖職能。工會組織積極為工人辦實事、辦好事,把工會建成職工之家。共青團從自身特點出發,研究青年創業,帶領青年在落實地委中心工作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為大興安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

  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緊密結合林區工作實際,切實加強幹部任用、工程建設、人事安排、木材及煤炭銷售等重點領域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著力解決以人權、林權、礦權、財權等權力謀私的問題。制定出臺了10項規定,全區性會議、地本級文件和“三公”經費同比下降29.1%、33.7%、30.2%,地縣兩級班子存在的問題和個人問題得到整改。

  濃墨重彩繪就幸福畫卷

  伴隨著大興安嶺開發建設的的腳步,勤勞勇敢的大興安嶺林區人用智慧和勤勞的雙手,繪就了一幅幅和諧幸福的民生畫卷。大興安嶺地委、行署、林管局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民生問題作為頭等大事來抓,讓開發建設、經濟發展取得的成果惠及林區百姓。

  城鎮建設面貌一新。立足豐富的山水、林木資源,將歐洲城鎮建設理念融入城鎮建設,建設出了“城在山中、水在城中、房在林中、居在綠中、人在景中”的林城、山城和水城。2011年以來,累計完成棚戶區改造12.7萬戶、639.45萬平方米。全區城鎮每人平均住房面積達到21.88平方米,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28平方米,集中供熱、自來水、燃氣普及率分別達到67.6%、74%、76%。

  交通電力設施得到加強。搶抓全省公路建設三年決戰機遇,先後建成黑洛公路呼瑪段、京加公路加白段、漠北等19條公路,基本形成了“一軸兩環四通道”路網架構。繼漠河機場建成使用,加格達奇機場歷經4年籌備建設正式通航,成為東北地區唯一擁有兩個民用機場的地市。強化電網改造,徹底結束了偏遠村屯、林場不通國電的歷史,全區供電能力達到200兆瓦,基本可以滿足生産生活用電需求。

  職工收入不斷提高。始終把提高職工收入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全力提高職工工資性收入,3年累計為林業職工每人平均增加工資1264元。2013年,在崗職工工資收入32,255元,增長6.5%。同時發展林下經濟、全民創業增加職工收入。研究制訂了專項扶持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地區擔保中心資本金增加到2億元,放到建設銀行放大8倍,為職工群眾創業提供小額貼息貸款支援。舉辦各類創業培訓活動172次,培訓創業人員7500人次,解決創業技術難題235個。

  社會公共事業長足發展。2011年以來,新建、改擴建幼兒園45所,省級標準化學校達75%,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被教育部作為典型在全國展播。新建了地區人民醫院和3個縣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覆蓋面達100%,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全部配備使用和零差率銷售基本藥物。通過加大對上爭取力度,將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每月380元、每年2181元,2.2萬名“五七工”、“家屬工”納入省級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全區,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在全省市地中率先實現全覆蓋。

  50年的滄桑巨變,記錄了大興安嶺林區昨日的業績與今日的輝煌,經歷了逆風跋涉的艱辛之後,大興安嶺林區經濟社會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正在堅實地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