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感應新脈動描畫新風景

  • 發佈時間:2014-12-26 07:29:33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日報訊 記者 甘勇

  回望2014,湖北交出了一份“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成績單。

  展望2015,如何把握新常態下湖北經濟發展的著眼點和著力點?

  準確把握新常態下湖北發展的大勢。當前,湖北“五局匯聚、四期並存”的大勢沒有改變,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增速繼續高於全國平均水準的發展態勢也不會改變,湖北仍處於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

  這是疊加的戰略機遇。“一帶一路”引領湖北通江達海;南水北調受水區與水源地對口協作,湖北分享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機遇;長江經濟帶建設,激活黃金水道。

  這是宏觀政策向中西部傾斜的機遇。鐵路建設大會戰,新興産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房建設……定向精準調控,政策含金量更高。

  這是重大規劃的機遇。主動對接“十三五”規劃,更多項目有望進入國家規劃。

  這是更大的潛在機遇。服務業佔比偏低,城鄉基礎設施落後,有效投資存在巨大需求;勞動力回流加快,科教實力雄厚,創新驅動大有可為。

  展望2015,新常態期待新作為,“六個統籌”將助力我們精準發力。

  統籌穩增長和調結構。把調結構、轉方式作為穩增長的主攻方向。

  統籌做大總量和提升品質。換擋不失速,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

  統籌提升傳統産業和培育新增長點。以政府放權讓利的“減法”,換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加法”。

  統籌發展工業和其他産業。堅定不移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引領帶動“四化同步”。

  統籌“一主兩副”和多點支撐。“一元多層次”戰略調動各地競相發展熱情,加快形成多點支撐、多極帶動、各具特色、競相發展的區域發展新格局,增強經濟發展的韌性和迴旋餘地。

  統籌“看一年”和“看幾年”。既立足當前,積極應對和化解突出矛盾和困難,更要打基礎、謀長遠,贏得可持續發展的主動。

  新常態,新變化。

  新作為,新突破。

  新脈動,新風景。

  保持戰略定力,我們將擁有更加奮發有為的2015。

  關鍵詞穩增長

  建立擴消費的長效機制

  促消費穩增長

  記者 廖志慧 實習生 趙夢荃

  會議精神:堅持把擴大內需作為穩增長、保增長的立足點,充分發揮消費對穩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的關鍵性作用,確保經濟平穩運作。

  解讀嘉賓:武漢大學教授、博導鄒薇

  “從著重強調投資的關鍵性作用,到著重強調消費對穩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這是一個重要轉變,也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高度契合。”鄒薇説。

  她介紹,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大約60%至70%是由消費拉動的,在“三駕馬車”中最為強勁。我國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新常態下,投資和出口遇到新問題,倒逼更加重視把消費作為未來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她認為,我省有實力和能力形成擴大消費的長效機制,成為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持久動力。

  第一,建立提高收入水準的長效機制。居民收入水準,包括財産性的收入,應該隨經濟增長不斷提高。

  第二,要把消費分為幾個層次。首先,傳統商品消費與現代服務業消費要並舉。要更注重擴大、甚至去創造一些生産力服務、生活性服務的消費面。

  另一個層次就是不同收入水準,比如城鄉消費的差距。“剛剛閉幕的全國農村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啟動農村居民的消費潛力,這也是一個新變化。”鄒薇説,農村和城市收入有一定差距,我國城鄉收入可支配收入比基本在3.22:1左右,消費處於不同階段,産業供給和商品供給要根據經濟發展的不同水準更加均衡地配置。

  此外,要挖掘中産階級的消費潛能,他們將成為未來消費需求的主力。

  關鍵詞結構優化

  “五個一百”促現代服務迎頭趕上

  寒冬中增強經濟韌性

  記者 廖志慧

  會議精神:要以調結構、強支撐為重點,堅持調整存量、優化增量並舉,依靠創新驅動,強化先進製造業的主導作用、新興産業的引領作用、現代服務業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湖北經濟發展的韌性,使經濟發展的動力增強、活力提升、效能持久。

  解讀嘉賓: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博導陳志勇

  增強經濟發展的韌性,實質上就是增強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陳志勇認為,這就要求經濟增長的支撐點要更多,發展潛力和迴旋餘地更大。

  隨著勞動力成本提升,資源環境約束增強,推動經濟粗放式增長向品質效益型集約增長的任務更加艱巨。“不適應這種變化,就無法走出中等收入陷阱。”陳志勇説。

  陳志勇説,湖北要充分發揮優勢,依靠創新驅動,處理好先進製造業、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關係。

  隨著經濟發展,服務業與製造業之間呈現出融合互動、相互依存、相生相伴態勢。“100個服務業改革試點和示範園區,100名現代服務業領軍人才,通過服務業‘五個一百’工程,可促進服務業這塊短板迎頭趕上。”陳志勇説,我省可重點圍繞工業設計、技術服務、軟體外包等領域,促進製造業和服務業加速融合。

  關鍵詞農村産權交易

  農村産權交易市場將全省聯網

  培育新型農村經營主體

  記者 雷闖 實習生 楊靜

  會議精神:加快農村産權交易市場建設,加快構建以武漢農村産權交易所(簡稱武漢農交所)為龍頭,以(市、區)交易平臺為基礎,全省統一聯網的農村綜合産權交易市場體系。

  解讀嘉賓:省農業廳廳長戴貴洲

  2009年,武漢市掛牌成立了武漢農交所,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村集體經濟組織“四荒地”使用權等9大類掛牌交易。實現了交易規則、鑒證、資訊發佈等六個統一,農村用地産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實現了土地等産權資源“資産化”。“該所運作5年,使20萬農民受惠增收。”戴貴洲説。

  他介紹,武漢農交所模式得到了中央認可,被其他兄弟城市學習、複製。目前,省內各地已建24個農村産權交易所,但交易規則、收費標準等均不統一,由於沒有統一聯網,“各自為政”現象突出,不利於農村經濟發展。例如,恩施一塊有投資價值的土地在當地交易所掛牌,競標者可能大多來自恩施地區。全省統一聯網後,武漢、宜昌等其他城市的投資者均能在本地交易所網站上看到資訊,能及時參與競標。這樣,實現了資源利用最大化,也提升了農民的土地價值,增加了收入。

  根據規劃,未來5年,全省將建立90多個農村産權交易所,覆蓋所有縣市。明年1月20日以前,武漢城市圈率先建成統一的農村産權交易所平臺,運作成熟後逐步實現全省聯網。

  關鍵詞一元多層次

  設立50億元中小企業發展基金

  大力發展縣域經濟

  記者 雷闖 實習生 楊靜

  會議精神:深入實施一元多層次戰略體系,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省財政將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50億元,全部安排到各縣(市)政府的中小企業擔保公司,採取基金制、股份制運作,幫助中小企業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解讀嘉賓:省財政廳廳長王文童

  王文童介紹,一元多層次戰略,包括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加大發展縣域經濟等內容。在縣域這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設立50億元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就是新探索。

  他説,過去,我省財政資金支援中小企業,都是直接無償投入到具體項目上。從明年1月開始,50億元中小發展基金將根據各市縣實際情況,按不同比例投入到各市縣的政府中小企業擔保公司,各市縣也要按照一定比例出資入股。

  為何要實行基金制、股份制模式?王文童解釋,過去,不少擔保公司收費過高,增加了企業融資成本。實行基金制、股份制,一方面使擔保公司具有獨立法人地位,運作更加自由靈活,另一方面增加擔保公司責任感、信譽度以及公正性。

  他表示,當前經濟運作下行壓力加大,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在這一特殊時期,各市縣政府的中小企業擔保公司不以盈利為目的,不收取企業任何費用,這一期間所産生的相關費用,由同級政府財政負責解決,“一旦經濟形勢好轉,擔保公司最終會走向市場。”

  關鍵詞開放改革

  出臺全省行政審批前置管理辦法

  推進改革深層發力

  記者 張茜 陳熹

  會議精神:以政府自身革命為引領,帶動主要領域改革,加快構築對外開放新格局,把改革新紅利轉化為發展新動能,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形成發展的新動力。

  更大力度推進改革深層發力,推進行政審批事項標準化建設,研究出臺全省行政審批前置管理辦法,最大限度地縮小政府審批、核準、備案範圍。

  解讀嘉賓: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徐長生

  “全省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力度,更大力度推進簡政放權,明確界定了如何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係。”徐長生表示,通過政府轉變職能、簡政放權,才能真正實現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簡政放權,關鍵是落實。徐長生認為,目前改革已到“深水區”,剩下的都是“硬骨頭”,具體界定和落實會面臨不少困難和阻力,尚需一個較長過程,必須以直面問題的勇氣、敢於改革的魄力、善於創新的智慧,全力推進各領域的深層次改革。

  經濟體制改革的目的是活經濟、惠民生。改革要以優化創新創業環境為切入點,充分發揮市場無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深植創新文化,釋放改革紅利。

  他建議,湖北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大幅放寬外資準入領域。

  關鍵詞民生生態

  17.8億元支援“綠滿荊楚”工程

  建設最普惠民生福祉

  記者 林建偉 實習生 翟玉盼

  會議精神:經濟越是下行,越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要強化政府托底責任,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出發,兜住民生底線。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從明年起,我省三年內安排補助經費17.8億元,支援“綠滿荊楚”工程建設。

  解讀嘉賓:省社科院農村經濟研究所所長鄒進泰

  鄒進泰表示,從可持續發展,到科學發展觀,再到生態文明建設,其核心都是“以人為本”。環境是一種公共産品,良好的生態環境,能夠惠及眾多百姓。

  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的嚴峻趨勢,生態文明建設如何系統推進?鄒進泰認為,經濟發展和保護生態,並非不可調和。經濟發展了,將有更多資金投入生態保護;生態保護好了,能促進經濟發展品質提高,讓百姓受益。

  他建議,首先,政府官員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認識到“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其次,加大立法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第三,要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建立市場化的生態補償機制,誰污染,誰治理。對於節能減排成效突出企業,加大政策傾斜和稅收支援。“建設‘綠滿荊楚’工程,單靠政府推動還不夠,還要發揮市場的力量,撬動企業的積極性。”鄒進泰説。

  2015重大項目振奮人心

  公路

  麻城至武穴,利川至萬州,棗陽至潛江高速公路襄陽段、荊門段

  鐵路

  漢孝城際,蒙華鐵路公安長江特大橋,江漢平原貨運鐵路,寧西增建二線,襄陽北編組站擴能改造項目

  航運

  武漢新港陽邏港區三作業區,江漢碾盤山至興隆航道整治工程,襄陽港老河口陳埠港區綜合碼頭,荊州港鬥湖堤港區朱家灣綜合碼頭二期

  機場

  武漢天河機場三期,武當山機場,襄陽機場

  水利

  荊江大堤綜合治理,荊南四河堤防加固工程,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洪湖分蓄洪區東分塊蓄洪工程

  能源

  國電漢川電廠三期,京能十堰熱電,華能應城熱電

  製圖:萬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