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市場分層管理呼之欲出

  • 發佈時間:2014-12-26 05:59:5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掛牌企業數量一舉突破1500家大關,市場上對新三板內部分層的呼聲日漲。在近期召開的媒體溝通會上,新三板副總經理隋強明確表示,明年公司的一項主要工作便是研究推進市場分層管理。

  市場分層也是風險分層

  與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以滿足不同資質企業的發展需求一樣,新三板實施內部分層管理有著現實的考慮。從已掛牌的1525家企業來看,由於新三板在掛牌門檻上不設財務指標,也不限于高新技術企業,寬鬆的掛牌條件和市場化的審核機制,使這些企業在成長階段、盈利水準、股權集中度及市場流動性等方面已形成較大的差別。

  公開資訊顯示,註冊資本上,規模較大的湘財證券超過32億元,而規模較小的公司僅有500萬元;盈利能力上,中科軟、綠岸股份等公司2013年凈利潤超過1億元,而有的公司仍大幅虧損,盈利預期尚不明確。股權結構上,有的已初步符合發行上市標準,有的公司股權仍高度集中。

  “市場分層是市場發展到一定規模後的內生需求和持續創新發展需要。新三板的市場分層,將對不同層次市場在交易方式、資訊披露、股票發行、投資者適當性等方面實行差異化安排。”隋強表示。

  特別是在交易方式上,由於新三板實行多元化的交易機制安排,提供做市、協議及競價3種轉讓方式,選擇哪種方式將由市場主體自主選擇,並可以申請轉換。這不僅適應了掛牌公司股票流動性需求差異較大的特點,也為市場內部分層預留了制度選擇空間。

  太平洋證券副總裁程曉明認為,掛牌公司差異化決定了其市場需求的差異化,進行市場分層是實現風險分層管理、更好地服務掛牌公司、投資者等市場主體多樣化需求的現實選擇,其優勢非常明顯。比如,分層管理有助於對應掛牌公司多元化的融資選擇,並降低資訊的不對稱性,能讓不同的投資者甄選合適的投資標的、規避投資風險等。尤其重要的是,內部分層能為企業在不同階段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留住具有成長力的企業。

  實現權利和義務相匹配

  從我國證券交易所市場來看,雖然已區分了主機板、中小板和創業板,並在公司發行上市條件和投資者適當性等方面有所差異,但從交易制度來看,三者並未有實質性區別。作為交易所市場之外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三板的內部分層值得仔細籌劃。

  申銀萬國分析師李筱璇認為,從海外市場經驗來看,美國納斯達克市場是最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在中國所有的市場中,新三板的定位與納斯達克最為接近。納斯達克的做市商制度和市場分層等兩大特色制度在中國資本市場的試點也都將落在新三板。

  據了解,在上個世紀70年代納斯達克成立之初,只有一個整體的市場,到80年代因為引入實時成交價格和數量技術而分為全國市場和小型資本市場。到2006年,納斯達克市場推出一個新的市場層次“全球精選市場”,並將原來的全國市場和小型資本市場分別改名為“全球市場”、“資本市場”。至此,納斯達克現行的3個層次形成。

  “各層次的上市和維持標準是隨著宏觀經濟和市場需求不斷變化的,比如早期納斯達克全國市場主要挑選流動性好的股票,強調過去6個月成交量指標,後來側重企業的成長性,提出了多套指標,如增加利潤標準、市場資本標準等,逐漸形成目前3個層次市場各自初始上市標準和維持上市標準的現狀。”李筱璇表示。

  此外,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可以在任何時間段內申請在不同層次之間轉換。企業選擇從高層次市場降低至低層次市場,是因為不能維持其持續在市標準,低層次市場從股東權益、市值、公眾持股數量、公眾持股市值、股東人數等條款要求都低於高層次市場。

  李筱璇認為,總體來看,新三板的分層不應是區分大公司與小公司、好公司與壞公司,而是根據市場功能和實現功能的要求,實現權利和義務相匹配,以投資者的視角將不同風險程度的公司分開,給予不同的市場制度安排。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