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90後”英國海歸一心回台州種蜜橘

  • 發佈時間:2014-12-26 04:35:18  來源:今日早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90後”英國海歸

  一心回台州種蜜橘

  電子商務讓果品銷售插上了“翅膀”

  □本報記者 洪慧敏

  “搞網路太煩惱!”49歲的浙江“忘不了”柑橘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林順妹,把iPhone 4手機往口袋裏隨手一塞,鑽進了生産基地,忙著采收橘子。

  而他的獨子——24周歲的林東東卻捧著“土豪金”的iPhone 5,不停地滑動著手機螢幕,看個不停。

  漸漸地,林東東臉上的笑意盪漾開來,“我每天上班都要先打開官網、微信公眾平臺、淘寶店,看看運作是不是正常,橘子銷售量怎麼樣……”

  “我們有1/3的橘子是在網上賣掉的。”林東東告訴記者,明年,他和老爸決定進一步開拓網上銷售渠道。

  不同於父輩,林東東等新一代的浙江農業老闆,正在風起雲湧的網際網路世界裏,找到了“如魚得水”的感覺。

  喝了洋墨水,更覺得做農業有前途

  林東東看起來像剛畢業的大學生。

  1990年出生的他,已有一串頭銜——浙江忘不了柑橘專業合作社、台州忘不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台州市農業領軍人才。

  “他是從英國留學回來的,腦子活絡,又懂網路,又懂微信,跟得住現在這個大趨勢。”浙江忘不了柑橘專業合作社一些上了年紀的“老農人”,説到林東東,都豎起大拇指。

  然而,林東東的創業路並沒想像中那麼順暢。2009年,就讀于英國赫特福德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的他,突然給父親林順妹打來越洋電話,説覺得做農業有前途,想回國做農民。

  當然,做父親的堅決不同意。

  林順妹回憶,“我當初想讓他好好學習,回來找一份體面的工作,別跟我一樣一輩子和土地打交道”。

  但擱下電話的第二天,林東東就搭上了回國的班機。

  從此,“任性”的他,由“海歸”變成了一名“新農夫”。

  在質疑眼光中開始做電商

  回國後,林東東把目光落在了淘寶等電子商務平臺,建議把“忘不了”橘子拿到網上銷售。

  可是,這個想法一提出,立馬被合作社的老一輩們當場否決了。

  “他們説,‘橘子這種水果怎麼可以快遞發?運過去就壞了。説如果客戶投訴起來,會把‘忘不了’品牌形象搞差,搞砸。’”林東東回憶。

  為了説服老一輩支援自己搞電子商務,林東東打開電腦,讓他們看褚時健的“褚橙”、柳傳志的“柳桃”、潘石屹的“潘蘋果”等相關新聞。

  “這些大佬都能在網上把水果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我們的蜜橘為什麼就不行呢?”

  在林東東的一再遊説之下,加上當時適逢國家出臺“八項規定”,高檔農産品受到抑制“三公”消費帶來的影響,銷售量一路下滑,老一輩才最終決定從2012年起“試一試”電子商務。

  林東東主動打電話給北京的一家生鮮網站,決定與之聯手。

  一開始,這個網站帶來的橘子銷售業績並不盡如人意。

  運費太高,是關鍵。80元一箱的“忘不了”橘子,從台州運送到北京,物流費居然高達60元。

  怎麼辦?林東東和網站方想了一個辦法,把一箱箱橘子通過卡車,集體送到網站設在北京的倉庫,再由網站方安排銷售。

  這下,物流費下降到8元一箱。

  此後,一箱10斤裝的“忘不了”橘子,配送到北京、天津的消費者家中,售價定為98元。

  隨著物流費等成本下降,“忘不了”橘子的網上銷售量也不斷打開了。

  老一輩也嘗到了電商甜頭

  與此同時 ,林東東又自建淘寶店、微店、微信公眾平臺,借助第三方電商平臺等,積極拓展網路銷售。

  兒子的新辦法,讓老爸松了一口氣。“‘八項規定’一下來,我有點擔心,走網路銷售渠道後,市場就有了,現在不擔心賣了。”林順妹昨天高興地告訴記者,“現在‘忘不了’橘子的網上交易量,每天能達到3萬多元,相當於一天在網上賣掉約300箱橘子。核算下來,網上的銷量佔總銷量的1/3。”

  硬梆梆的銷售數據,也讓合作社其他老輩人“不看好電商”的觀念變了。

  今年8月,合作社的老一輩決定成立“台州忘不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讓林東東擔任董事長,“東東,你儘快在淘寶店的基礎上建立天貓店,跟住現在這個大趨勢。”叔叔阿姨對林東東説。

  對於未來的電子商務市場,林東東有自己的規劃。由於目前産品單一,季節性太強,未來他將延伸生産業鏈,不僅在網上銷售蜜橘,還要銷售“忘不了”品牌的草莓、蘋果、櫻桃等。

  而老一輩也有自己的計劃。昨天清早7點起,林順妹又像往常一樣趕往位於涌泉的蜜橘生産基地,一邊指揮工人采收成熟的蜜橘,一邊給橘樹修枝、修葉等,增施有機肥、澆水……一直幹到傍晚6點。

  雖然配了一隻iPhone手機,但是林順妹只會用手機接打電話。

  “搞網路太煩惱!我自己基地還有很多事情要等著幹,忙都忙死了。”林順妹把發展電子商務的事情,全權委託給兒子。

  兒子林東東也誇獎老爸,網上銷售能不斷打開,老爸種的橘子又甜又好吃是功不可沒。

  果品傳統銷售渠道遭遇“賣難”

  “忘不了”橘子、今日早報“今日購”的新疆阿克蘇蘋果……越來越多的生鮮農産品,觸網而“紅”。

  與紅火的網路銷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果品傳統渠道正普遍遭遇“賣難”。

  近日記者了解到,杭州果品批發公司內,今年除了蘋果、梨還比較好賣外,包括橘子、草莓等不少水果都遭遇了“賣難”問題。比如,12月1日至22日,“柑橘銷售額同比減少1200多萬元”。

  “價格稍微高一些,就比較難賣。今年的中秋和國慶,節日不旺,水果銷售額同比減少了3000多萬元。如果過年再不旺,估計要減少約5000萬元。”杭城果品批發公司副總魯朝法告訴記者。

  至今已做了30多年水果業務的魯朝法坦言,“近年來,從來沒有碰到像今年現在這樣蕭條的情況。”

  包括魯朝法在內,杭城一部分水果業資深人士把一些水果的“賣難”問題,歸因于杭城購買力的乏力和衰退。

  不過,也有部分業內人士認為,部分水果銷售趨冷,原因在於過多的同業競爭,還有一部分來自線上電商對線下電商的“擠壓”。

  杭城某果品超市連鎖有限公司的老闆葉先生就持這種觀點,“同業競爭很多。社區旁有很多賣水果的生鮮小店,跑到網上買生鮮的人越來越多。”

  對於未來,葉先生認為,“不轉型就要死掉了”。但當記者問及準備怎麼轉型,他仍有些茫然。

  對比

  數據

  去年浙江農産品

  電商交易額約100億元

  “搞電子商務,也是我省水果未來的一種發展方向,是比較好的一條路子。”省種植業管理局“經作二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省農業廳的調查,去年我省的農産品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約100億元,涉及水果、蔬菜、水産、畜牧産品等農産品和農産品加工品。

  去年7月,省農業廳專題調研了浙江省農産品電子商務,並以問卷調查的形式調查了267家網商。

  根據這份“浙江省農産品電子商務現狀、問題與發展對策調研報告”,去年上半年我省網路零售額1515億元,同比增長80.2%,其中農産品30億元左右,約佔2%。

  “傳統農業企業看好農産品電子商務。”參加調查的省農業廳産業處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説。

  記者調查後也感覺到,浙江越來越多的涉農企業強烈地意識到,要順應時代消費潮流,開拓網上電子商務銷售渠道。

  不過,農業方面專家提醒,耐儲存的水果做電子商務可能效果比較好,不耐儲存的,可能比較難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