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石油交易“去美元化”還有多遠

  • 發佈時間:2014-12-25 22:40: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周勇剛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石油交易“去美元化”還有多遠

  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開展原油期貨交易獲得中國證監會的正式批准,這被外界視為中國能源體系與國際接軌邁出的重要第二大步。

  業界不少專家認為,中國石油進口量不斷攀升,人民幣國際化步伐不斷加快,在這兩大趨勢與背景下,戰略性地構建"石油人民幣"體系,這對新常態下中國經濟乃至正在復蘇的世界經濟皆是有益的。

   石油期貨市場即將運作

  不信東風喚不回。

  被媒體關注已久的構建中國石油期貨市場,在中國新高層實施的改革新政的整體推進下,終於即將在上海自貿區內設立的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掛牌運作。

  主管證劵市場的中國證監會于近日在其官網上發佈了《關於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開展原油期貨交易的批復》,並要求"做好市場組織、規則制定等項工作,切實完善市場監管和風險防範制度。"

  上個月,中國首次公佈石油儲備庫存數據。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原局長、國家能源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徐錠明曾對記者表示,此舉是中國能源體系與國際接軌邁出重大的第一步,這將倒逼國內石油市場改革。

  原油期貨就是以遠期原油價格為標的物品的期貨。目前,全球原油的現貨價格基本上都與期貨價格掛鉤,而原油期貨的價格是以WIT和布倫特價格為基準的。

  作為世界石油第一大進口國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中國目前已佔世界石油消費總量的12%左右,目前世界新增石油需求中40%以上來自於中國,但對國際石油價格的影響力卻非常有限。

  沒有原油期貨市場無疑導致中國在國際原油市場上喪失了定價權,這更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危害。據統計,依據對中東石油生産國支付的價格,中國進口原油每年要多支出約20億美元。

  值得關注的是,于上世紀90年代,中國國內曾建立了石油交易機構,並推出過原油期貨。受之當時市場經濟體系不健全、石油期貨交易發育不良等影響,國家在後來期貨行業整頓中取消了原油期貨品種。

  從此,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等能源企業在規避價格風險時,不得不在國際期貨市場上使用套保工具等方式。再後來的2004年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違規投機石油期權導致5.5億美元巨虧,更觸發了國內對是否應該進行期貨交易的疑慮。

  "隨著國內石油現貨市場暢通有效地生産、加工、貿易等資訊發佈機制的建立,'中國資訊'就會逐漸滲透到國際原油價格的形成中,進而對國際石油價格産生影響。"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郭海濤分析認為。

  他強調指出,這意味著國內推出的原油期貨價格將有可能成為中國乃至東亞地區進行石油貿易的基準價格之一,從而提高國在國際石油貿易談判中的主動權,也有助於保障國家能源戰略安全。

  目前,國內已擁有燃料油期貨市場,但品種規模小、參與度較低、市場化程度不高。據專業機構的預判,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上市後,初期或將帶來百億增量資金,後期的交易資金有望高達千億。

   去"石油美元"還有多遠

  當中國政府主管部門于近日正式批准中國石油期貨即將運營之刻,國際原油價格再度出現驚人暴跌行情,並從今年6月的高位下跌了40%左右,再度創下5年來新低。

  當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明年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88美元,暴跌4.5%,至每桶60.94美元,為2009年7月以來的最低結算價。與此同時,倫敦布倫特1月結算的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60美元,暴跌3.9%,至每桶64.24美元,為2009年7月以來的最低結算價。

  根據專業經驗,近10年以來,國際價格于60-80美元,都是在較為合理區間,無論是對生産者還是使用者。多數專家認為,處於國際油價巨跌這樣一個週期內,這利於中國石油市場化進程及石油期貨係體系的戰略構建。

  目前,在國際市場上,包括石油在內的大宗商品,絕大多數是以美元計價和結算的。可以説,國際油價的起落漲跌,背後都與美元的始作不無關聯,它被視為決定油價走勢的“按鈕”。

  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首席研究員陳柳欽坦言,中國要建立石油期貨交易所,就應改變現原油定價方式,尋找與其他國家石油交易結算貨幣的非美元化,逐步嘗試建立“石油人民幣”體系。

  他強調,“石油美元”及其背後由歷史因素導致的美國與主要産油國之間複雜而密切的關係,使很長時間裏,要突破這種局面都只能是天方夜譚式的幻想,但今天“幻想”可以變成現實。

  伴隨中國金融政策的不斷放開,人民幣國際化至今年已走過五歷程,從跨境貿易結算拓展至全球,到人民幣跨境直接投資、RQFII的開展;從與眾多央行間的貨幣互換和本地清算行的安排,到近期落地的滬港通等。截至目前,跨境人民幣業務輻射了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受之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與作用,近年來一些主要能源生産國加深與中國方面的能源合作,在歐洲與俄羅斯簽署的戰略合作,在大洋洲與澳大利亞實施的深度合作,在南美與委內瑞拉等國導入的常規項目,在非洲與尼日利亞等國開啟的新型合作。

  內有良機,外有需求,這無疑為中國于現階段構建與推進“石油人民幣”體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實施基礎與條件。此前,一些學者將 “石油人民幣”的提出,毅然看成為餡餅或陷阱。

  未來去美元化還需要多遠?美國凱西投資研究機構首席經濟師巴特 康瑞特認為,這很難用準確的數字來表述。若非要一個時間期來説明,大約需要10或15年。

  巴特 康瑞特為美國資深學者,是耶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長期從事經濟與能源研究,一直服務於美國個人投資協會。他在出席2014中國國際礦業大會時接受了記者專訪。(記者 周勇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