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濟南:“轉”出了活力

  • 發佈時間:2014-12-25 22:29:3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王遠海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深改”元年,是轉型發展關鍵年。新常態下的商務工作如何謀局開篇?如何有所為、有所不為?轉變發展理念、轉變服務方式,濟南市在轉型中力求“民生消費更便利、開放型經濟多輪驅動”,全市社會零售額、利用外資、進出口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幅度,濟南商務“轉”出了活力。

  大眾化餐飲飽了市民口福火了酒店生意

  11月7日,濟南“美食泉城—家常菜大賽”總結表彰大會在山東化工賓館如期舉行。這一6月份啟動、9月份結束,以“樹立大眾餐飲品牌形象、滿足大眾餐飲消費需求”為主題的“家常菜”和特色餐館評選活動賺足了市民的眼球、也刺激了市民的味蕾。

  據介紹,全市140余家酒店餐飲企業報名參加活動,角逐“濟南十大魯菜家常菜館”、“濟南十佳魯菜家常菜館”和“濟南十大特色(時尚)餐廳”、“濟南十佳特色(時尚)餐廳”20個獎項。其中既有“高大上”而後轉型大眾化餐飲的藍海、魚翅皇宮等星級酒家,也有一直定位大眾化的特色餐廳,還有主打早餐、特色小吃的連鎖餐館。

  “美食泉城—家常菜大賽”並不單單是評選出幾個招牌菜、幾家特色餐館。

  “大賽家常菜的定位是在引導餐飲企業走大眾化發展的路子”,濟南市商務局負責人介紹説:“大眾化的消費是企業亟待挖掘的財富金礦,餐飲企業的轉型之路就在於此。”

  凱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濟南本土走大眾化餐飲路子的餐飲企業,在“美食泉城—家常菜大賽”活動的PK中,公司旗下老牌坊、城南往事被評為“濟南十大魯菜家常菜館”,高第街56號、皇城根北京風味主題餐廳分別入選“濟南十大特色(時尚)餐廳”和“濟南十佳特色(時尚)餐廳”,四家品牌酒店各有斬獲;而消費者的認可更加堅定了他們走大眾化餐飲的路子。

  公司分管行銷的副總經理陳琳透露,公司近年來一直是逆勢增長,特別是今年來各家門店均保持了30%~40%的增長幅度。

  受益於“滿足大眾化需求”這一定位的還有星級酒店濟南藍海大酒店。近年來他們在滿足高檔消費的同時也在不斷探索適應中低消費的路子。讓酒店總經理郭濤津津樂道的是,他們酒店也有8元的酸辣馬鈴薯絲、12元的家常炒茄絲,即便招牌菜烤乳鴿每份也僅為28元。

  轉型後的星級酒店菜價實惠,服務也好、食品安全特別有保障,“單桌的消費降了,但是整體的上座率提高了”郭濤説,今年以來,他們酒店一度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長幅度。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面向大眾化消費,表面上是降低身價求發展,實際上是更多的適應了普通百姓的消費需求,從另一個層面上講便利了百姓的消費、釋放了消費潛力、激發了消費活力。

  逛街不再只奔泉城路日常消費就在家門口

  在濟南,“讓消費更便利”的轉型不僅僅是在餐飲這一行業,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濟南市民正在享受著“便利化消費”的發展成果。“家門口有了商場,逛街購物就不用只往泉城路跑了,請客吃飯、看電影、健身都能就近辦到。”家住濟南高新區黃金時代小區的劉婷最近心情一直不錯,兩年前剛搬到新房時,周邊沒有綜合性的商場,“居住在高新、購物到市區”是件很無奈的事情。“上午開車到市區,又是堵車,又要找車位,逛街、吃飯、看電影,一天時間幹不了幾件事。”現如今,隨著丁豪廣場、美蓮廣場的陸續開業,劉婷家門口也有了商業綜合體,走著10分鐘就能到。“聽説以後萬達和華潤也要來,到時候周邊購物就有更多去處了,方便又省時。”

  2011年8月26日,商業面積17萬平方米、總投資50億元的恒隆廣場亮相金街泉城路。在恒隆廣場,40%以上首次進駐濟南的國際一線品牌正在滿足著省城市民的購買慾望、也正在吸引著周圍地市的消費者紛至遝來。

  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單單一兩個城市商業綜合體不能夠滿足市民和周邊城市居民的需求。

  細心的人們發現,正是這一年,濟南市提出了建設區域性商貿中心的目標,以加快引進、提升城市商貿流通大項目為抓手更好地便利、滿足人們高檔消費的需求。此後,萬達廣場、和諧廣場、丁豪廣場、世貿國際廣場等商業綜合體相繼開業,濟南商業大踏步跨入大型購物時代。

  如果説,城市商業綜合體提升了城市形象、滿足了人們高檔消費需求的話,社區菜市場、便民肉菜店、早餐店、家政服務網點、便利店等則將人們的柴米油鹽等日常所需送到了市民的家門口。

  生活類服務業一直是第三産業的短板。立足於便利百姓的日常生活需求,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礎上,濟南市商務局實施了便民放心菜工程、放心早餐工程、家政服務體系和肉菜追溯體系建設,著力推進便利性消費融入居民的購物圈,讓居民在家門口即可享受到更快、更便捷的消費體驗。

  據介紹,濟南目前市區分佈著116家社區菜市場、309家便民肉菜店,便民肉菜供應實現全城覆蓋;累計培育了8家早餐企業、建設14處主食加工配送中心、363個發展早餐連鎖店、126輛早餐車,日均服務市民約35萬人次,供應早餐佔到了全市早餐市場份額的65%以上。此外,175家政服務網點,遍佈社區的連鎖超市、便利店也無時不在伺候著市民的生活。

  給濟南人生活帶來變化的還有新興的購買方式。截至目前,濟南電子商務經營單位達到5萬多家,從業人員超過14萬人,以韓都衣舍、三際電子、買買茶、世紀開元等企業為代表的電商企業銷量一直位居“淘寶”、“天貓”各類別商品排行榜前列。而在剛剛結束的“雙十一”當天,濟南市交易額約19.3億元,同比增長約93%;全市消費者網購豪擲3.2億元,入濟快件多達180萬件。

  自主品牌和國際化一個展會的多贏之舉

  7月的濟南是這座以“泉”命名的城市由春意的暖融步入夏季炎熱的交替時節。2014年的這個時節,和濟南的天氣一樣,漸趨進入火熱時段的還有濟南的展會。“2014第三屆(濟南)南韓商品博覽會”7月11~13日在濟南舜耕會展中心舉辦,短短3天時間,327家南韓本土企業參展、設置標準展位560個、展覽面積2萬平方米、參展觀眾7萬多人次、成交額5.3億元,其中參展觀眾人數超前兩屆之和、意向交易額較上屆增長了3倍多。

  展會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也提升了濟南市對韓經貿往來。

  鋻於展會帶來的良好市場潛力,數十家有投資意向的南韓參展企業專門到濟南市新材料産業園進行了投資對接,促成了一批投資意向,帶動了濟南新材料産業園區管委會、南韓大德研發特區企業協會、浦項韓中零配件産業園區開發株式會社正在合作建設的“中韓尖端産業融合園區”加速推進。

  據介紹,以此為基礎,濟南市有望以正在洽談的南韓T&G株式會社、REGENETEC(株)、ELIE新材料(株)、NTK(株)等新材料、新能源項目,以及黃淮海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南韓實相國際株式會社、南韓新材料科技公司三方合作項目為起步項目,建設成為中韓尖端産業合作的示範區。

  不僅如此,展會韓方組織者——南韓農協與山東魯商集團達成了農産品貿易合作意向,南韓更多的農副産品進入國內的同時也將有更多的國內農産品外銷到南韓。

  始於2012年的南韓商品博覽會成為了南韓國外的最大展會和濟南唯一自主品牌的國際展會。一個展會的多贏之舉同樣得益於辦展理念的轉型。

  平均每5天一個展會,年均展會155場次以上、年均交易額1221億元、拉動相關行業收入165億元,展館年利用率55.38%,邁步全國會展前十名行列。

  從2002年一年5個展會到今天的每5天一個展會,濟南會展業實現絕對數量增長的同時,自主品牌少、國際化程度不高等量大而質不優的短板日漸顯現。“會展業的轉型之路在於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國際化、專業化水準的提高”,濟南市商務局負責人説,韓博會可以説是濟南會展業轉型發展的範例,一個會展的效應超出了傳統展會本身的範疇,實現了展會本身收益、外資引資、對外經貿往來的多贏。他表示,下一步將把韓博會打造成為中韓經貿交流平臺,把展會的輻射從省內向全國擴展,力爭將韓博會升級為環東亞商品博覽會。

  條條大道通羅馬開放型經濟“轉”向多輪驅動

  “轉觀念、轉方式”,“轉”的活力在於破除了“自古華山一條道”的定律,條條大道通向羅馬。1~10月份,濟南市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0.6%,實際到帳外資同比增長21.35%,開放型經濟的多輪驅動初見成效。

  位於濟南市經濟開發區的山東聯創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産混凝土攪拌站(樓)、混凝土輸送泵等建設機械和自動化控制儀錶專業廠家。前幾年火熱的房地産市場讓這家建築機械的生産廠家的生意著實紅火了幾年,隨著建築市場的降溫,“到國際市場找商機”的想法愈加強烈起來。

  “第一次參加國際展會就拿到了4500萬美元的訂單”,公司銷售總經理邴東川至今難掩當初的喜悅,“是市商務局給了我們這次敲開國際市場的機會。”

  這個機會是今年6月份的匈牙利中國(山東)機電産品東歐展覽會,在這個展會上,第一次走出中國的山東聯創機械有限公司出人意料的拿到了4500萬美元的訂單。嘗到甜頭的邴東川今年7月份又參加了濟南市商務局組團在哈爾濱市舉辦的首屆中俄博覽會,再次斬獲2000萬美元的出口訂單。

  為企業創造一切機會、為企業捕捉更多商機,為企業搭建起通向國際市場的平臺和橋梁。今年以來,濟南市商務局先後組織企業參加中東歐展會、慕尼黑太陽能展、美國汽配展等20個境外展會和廣交會、華交會等7個境內展會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11月28日,國家質檢總局公佈了2014年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區名單,濟南市章丘市、商河縣位列其中。

  早在2012年濟南市就出臺了《關於加快出口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區建設的實施意見》,推行了以企業為龍頭、以基地為依託、以標準為核心、以品牌為引領、以市場為導向的“五位一體”發展模式,實現示範區由出口保障轉向全民共用。目前,商河縣、濟陽縣、章丘市和長清區已獲得省級出口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區。

  “在國際市場需求乏力的大背景下,外貿出口企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濟南市商務局負責人説,創建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區和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實現了由單個的企業轉型升級到一個園區乃至整個區域企業、行業的轉型升級,為對外貿易的穩定增長積蓄了力量。

  濟南市對外貿易的多輪驅動的另外一輪在於鼓勵更多的濟南企業走出去,打造“海外濟南”品牌。

  據了解,濟南市目前共有境外投資企業310家,累計對外投資22億美元;對外承包工程企業75家,累計簽訂工程合同額244億美元,完成營業額126億美元,工程承包所帶動的機械設備的出口成為對外貿易的有生力量。

  更多企業“走出去”的同時涌現了一批以重汽集團、外經集團、寶世達集團、源和電站公司、域瀟集團等為代表的“走出去”骨幹企業,也涌現出一批以尼日利亞“中國(濟南)重卡汽車工業園”、蘇丹“中國(濟南)農業園”、委內瑞拉浪潮工業園、天業黃金集團澳大利亞明加爾金源公司等為代表的工業園區和産業基地。

  與其同時,濟南市還在幫助外貿企業發展上做足了服務文章。他們幫助山東省電建總公司印度K項目融資2億美元,僅此一項有望帶動出口6億美元;幫助中能華辰集團古巴業務得到人保2500萬美元承保額度,有望增加出口2500萬美元;他們幫助上海濼亨貿易公司順利解決了落戶濟南綜保區的用地、辦公用房、註冊等問題,9~12月份該公司進口額達到5000多萬美元;他們協調國家機電商會幫助首次落戶濟南的雷沃重工拿到了春季廣交會的C展會,就是在這次展會上雷沃重工拿到了4500萬美元的國際訂單。

  多輪驅動讓對外貿易實現了逆勢增長,濟南外資引進也同樣嘗到了甜頭。外資引進的多輪驅動在於緊扣産業發展需求這一核心拓展外資渠道。

  正如恒隆廣場落地濟南一樣,第三産業特別是服務業成為近年來外資引進的重頭戲。眾所週知,近年來特別是“新常態”下激發內需活力的呼籲風生水起,但生活類服務業的短板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制約因素。

  緊扣服務業發展的需求多渠道引進外資可謂是一箭三雕,既優化了外資引進的産業結構、改變第三産業佔比較低的局面,又激活了外資引進的活力、保持了外資引進的穩步增長,從而便利了消費需求、提升了消費檔次。

  據介紹,濟南市前10個月的66個新批項目中,三産50個。合同外資額中,三産15.52億美元,佔全市合同外資總量的84.9%;實際到帳外資中,三産7.4億美元,佔總額的62.84%。

  值得一提的是,適應于濟南市區域性金融中心這一發展定位,全市類金融項目不斷集聚。前10個月,全市年內新批晨鳴、廣銀、濟鋼、山水、齊魯、蘭亭等10家融資租賃企業,累計批准外商融資租賃企業30家,累計實現合同外資5.26億美元,實際到帳外資4.1億美元。類金融項目成為濟南外資引進的一大亮點。(通訊員王遠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