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桃花源中的經開區瞄準千億目標

  • 發佈時間:2014-12-25 22:29:38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過20餘年的積累,常德經開區現已初步形成裝備製造、電子和新材料、食品、林紙、紡織和生物醫藥等六個産業板塊,正通過技改擴能、引進戰略投資者、延伸産業鏈等方式,重點把裝備製造、電子和新材料、食品等三個産業培育成百億産業集群。

  常德經開區主動適應轉型升級要求,從硬環境和軟環境兩方面著手,著力營造便捷高效的園區環境,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和公正和諧的企業生産環境。

  創新是開發區發展的動力之源。一個開發區能否健康快速發展,關鍵取決於管理體制、運作機制、開發方式及科技等方面的持續創新。常德經開區把建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作為“推進二次創業、建設千億園區”的一條重要路徑。

  11月18日,常德市與漢能控股集團就300Mw銅銦鎵硒柔性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産項目正式簽訂合作協議,常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新能源産業再添生力軍。

  常德,位於湖南省西北部,史稱“川黔咽喉,雲貴門戶”。一篇《桃花源記》,讓常德擁有了“世外桃源”、“福地洞天”的美譽。在這“世外桃源”中,常德經開區成為投資者的“福地”。

  2014年年初,常德市委、市政府下發《關於支援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推進二次創業建設千億園區的若干意見》,明確到2017年,常德經開區技工貿總收入要達到1000億元。在《意見》的指引下,常德經開區立即行動,瞄準千億目標,科學規劃未來4年發展目標與路徑,編制了《二次創業行動綱要》,強力推動園區攻堅、城市提質和民生升溫“三大戰役”,大力優化經濟發展環境。

  今年,常德經開區的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園區提質升級及民生改善方面成效顯著。今年以來,常德經開區已簽約項目15個,總投資近百億元。其中就包括投資30億元的漢能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投資8064萬美元的台灣華通項目等,為在2017年實現“千億園區”的戰略目標營造了一個良好的開局。

  項目就是靈魂

  對於一個開發區來説,“園區就是生命,項目就是靈魂”。一直以來,招商引資都是常德經開區的第一位工作和一把手工程。在“千億園區”攻堅戰中,常德經開區以項目和産業發展為突破口,狠抓項目引進建設,建立起項目從策劃包裝、洽談簽約,到開工建設、竣工投産的良性推進機制,項目建設來勢較好。

  據介紹,常德經開區圍繞裝備製造、電子及新材料、食品、紡織、林紙和生物醫藥等現有産業精心策劃包裝一批項目,重點向大型央企國企、戰略投資者推介。

  經過20餘年的積累,常德經開區現已初步形成裝備製造、電子和新材料、食品、林紙、紡織和生物醫藥等六個産業板塊,正通過技改擴能、引進戰略投資者、延伸産業鏈等方式,重點把裝備製造、電子和新材料、食品等三個産業培育成百億産業集群。

  依託三一重工、中聯液壓、大漢汽車等骨幹企業,常德經開區配套延伸上下游産業鏈條,快速提升裝備製造産業的規模和品質;加快引進忠旺鋁材項目,開工建設漢能太陽能光伏項目,大力推進中鋰新材料、金天鈦業擴能,引導金帛化纖與海利化工實現戰略合作,迅速壯大電子和新材料産業集群;加緊推進金健米業、武陵德山兩酒、惠生肉業等龍頭企業的成長,重點推進武陵酒異地改造工程建設,實現金健米業的整合加速發展。

  良好的策劃和推進機制迎來的是可喜的招商成果。據了解,在項目引進上,常德經開區2014年已簽約項目15個,總投資92億元。其中投資過10億元的項目有2個。在項目推進上,10大續建項目順利推進,其中恒安五期、中鋰新材料第一條生産線已投産。12個新開工的項目,投資6.5億元的力元新材、投資2億元的宏旺石油、投資1.3億元的三金制藥二期等進展順利。

  環境是最大優勢

  發展是開發區的第一要務,環境是發展的重要保證。當前,國務院發文全面清理規範稅收等優惠政策,開發區正經歷初次創業的區位和政策優勢向營商環境優勢轉型發展。常德經開區主動適應轉型升級要求,從硬環境和軟環境兩方面著手,著力營造便捷高效的園區環境,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和公正和諧的企業生産環境。

  在城市提質上,為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新開工經十六路、尚德路東區、尚德路南區、德山大道南延段等6條道路,進一步完善了園區內道網格局。實施了洞北社區二期、玻制巷二期、茅灣社區等10個棚改項目,已完成徵收1102戶,開工建設1130套,維修改造711套。同時,常德經開區出重拳、下狠心推行“兩項”整治工作,城區的環境衛生和交通秩序狀況得到了明顯改觀。

  據常德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周運來介紹,進一步加強經開區與區外交通網路的互聯互通,常德經開區將加快尚德路、德山大道南延段、經十六路等道路建設;同時緊抓國家實施棚改的政策機遇,通過兩到三年的努力,把沅水二橋西片區打造成德山的商業、居住、休閒、娛樂中心;推進東風河片區開發,把這一片區作為德山門戶與活力商區來打造。

  在園區軟環境打造方面,常德經開區也是不遺餘力。據常德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向緒彥介紹,在優化政務服務方面,經開區爭取10個市直部門下放69項行政審批許可權,駐區機構下放經開區管理。同時,推行全程代辦制,凡具有審批、審核、備案、辦證的部門,以及通過政府採購的仲介機構全部進入區投資促進中心,實行一個窗口對外、一條龍服務、並聯審批、一站式辦結,大幅提高行政審批效率。

  其次,園區建立了聯繫企業責任制,聯繫企業的領導和部門每個月走訪企業一次以上,重點協調企業生産經營活動不受干擾。對全區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進行全面清理,對保留收費項目的執收標準及依據,由物價部門制定“涉企收費明白卡”發放至企業,並在經開區網站上公示。落實企業“寧靜日”制度,制約亂檢查行為,落實行政處罰基準制度,制約亂罰款行為。

  創新是發展動力

  “創新是開發區發展的動力之源。一個開發區能否健康快速發展,關鍵取決於管理體制、運作機制、開發方式及科技等方面的持續創新。可以這麼説,創新于開發區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常德經開區把建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作為‘推進二次創業、建設千億園區’的一條重要路徑”向緒彥説道。

  2014年2月,常德市委一號文件《關於支援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推進二次創業建設千億園區的若干意見》出臺,從管理體制、運作機制、政策支援、環境優化等方面給予經開區極大支援。在一號文件出臺之後,常德經開區主動與確定下放的規劃、住建、環保、房管、公安、交警、城管、綠化、環衛、孤峰公園等10家市直駐區部門對接,順利完成了人、財、物下放交接工作,使經開區行政審批加速,辦事流程進一步簡化,工作效率明顯提高,實現了管理體制的創新。

  在市直駐區部門管理審批許可權下放的基礎上,常德經開區著力進行內部運作機制的創新。經開區對管委會機關內部機構進行全盤整合,按照精簡高效的原則優化內設機構設置,實行全員競爭上崗,深化績效考核,全面激發工作活力和發展動力。

  德源集團作為常德經開區的投融資與開發建設主體,擔負著常德經開區範圍內所有土地的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重任。常德經開區以德源公司為平臺,加快融資開發建設步伐,使其由單一的融資平臺向集融資、建設、開發為一體的現代化公司轉型發展,真正市場化運作。

  企業是開發區生存和發展的“細胞”,為此,常德經開區鼓勵園區內的企業進行創業創新。據向緒彥介紹,對獲得國家創新基金和國家重點新産品的企業,常德經開區財政給予獎勵補貼。同時,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及海外留學人員攜帶項目進入園區創業。

  美好的藍圖已經展現,奮進的號角已經吹響。常德經開區正以良好的發展環境、創新的發展精神、紮實的工作機制吸引著企業來此投資興業,共創千億園區新篇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