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居民死亡三大主因
- 發佈時間:2014-12-25 01:31:29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訊 (記者李穎)最新研究發現,中風、局部缺血性心臟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病是造成中國居民死亡的最主要疾病,2013年三種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數佔全部死亡人數的46%。
一項最新的針對188個國家趨勢數據的綜合性分析結果顯示,如今在中國早産並發癥和肺炎導致的死亡人數越來越少。1990到2013年期間,早産並發癥導致的死亡率降低了87%。然而與1990年相比,2013年中國因其他疾病造成的死亡率卻出現上升,比如:慢性腎病和老年癡呆症。另外,中國男性和女性的預期壽命都有所提高,與1990年相比平均增長了8.6年。這項延長遠超出全球平均水準,並在全球各地區預期壽命延長中排名前25位。
2014年12月18日,《柳葉刀》雜誌發佈研究報告“1990年—2013年(基於240種死因的)全球、地區和國家的特定年齡和性別全死因以及特定疾病死亡率:即2013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系統分析”。該項研究由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和評估研究所領導的國際研究人員聯盟指導進行。
研究表明,在中國最致命的疾病是中風、局部缺血性心臟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病,這三種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數佔2013年全部死亡人數的46%。道路傷害和中風是造成15到49歲人群死亡的兩大主要原因,2013年共導致267576人死亡。在70歲及以上人群中,中風是同年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而導致兒童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則是先天畸形,2013年共造成50853名5歲以下兒童死亡。
與1990年相比,2013年中國慢性腎病和老年癡呆症導致的死亡率分別上升了 147%和121%。2013年肺癌導致的死亡率也比1990年增加了103%。
中國全球疾病負擔論文主要作者、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江國虹教授稱,“在中國,導致過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血性心臟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中風。通過加強健康教育,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干預和指導,對慢性病人進行科學和規範的治療與管理,就能有效地延緩慢病的發生或死亡,從而提高全人群的預期壽命。”
研究還顯示,某些疾病和傷害在男性和女性中呈現出了不同的死亡模式。例如在中國,中風對男性的影響更加明顯,2013年中風造成1110239名男性死亡,810450名女性死亡。與之相比,糖尿病則造成了65797名女性死亡,男性死亡人數則是65409。
本文作者之一來自中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胡國清教授認為:“中國在降低疾病死亡率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説明自1990年以來中國政府在疾病控制方面的工作成效顯著。準確估算疾病的死亡率和傷殘調整壽命年對於確定優先工作和評價衛生政策的效果至關重要。全球疾病負擔課題組估算的數據,能為政府部門實施科學決策提供支援。”
全球來看,人們的平均壽命比1990年延長6.2歲,2013年的預期壽命提高到近 72歲。女性的壽命延長(6.6歲)稍高於男性延長(5.8歲)。2013年,中國女性平均預期壽命為80歲,男性平均壽命為73.5歲。在研究所覆蓋的188個國家或地區中,中國女性的預期壽命排名51,男性的預期壽命排名59。
“對於世界上大部分地方而言,人們的壽命越來越長,這是一個好消息,但我們仍須更加努力致力於解決健康差異,”IHME總監Christopher Murray 博士坦言,“只有得到最佳的有效證據,我們才能更好地制定政策來改善健康、挽救生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